身外游丝总赘疣,营营何事不如休。
可怜暇日翻成扰,却把直肠硬作钩。
甘饮自捐著屐血,锦衣人笑顶冠猴。
原来至足属吾道,尘网牵人可尽勾。

【注释】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作者借“游丝”自喻,以“赘疣”、“扰”、“钩”等词,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身外:身上。赘疣:赘生在皮肉上的瘤子。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事:指世俗的名利、权位。

翻成:反而使……变成……扰:扰乱。

直肠:通体正中;比喻正直的人。硬作钩:把正直的人当作钓饵。

甘饮:乐于饮酒。

著屐(jī):穿木底的鞋。屐,音基。古代的一种鞋。

锦衣人:穿着华美衣裳的人。顶冠猴:头顶帽子,像猴子一样。

原来:本来。属:归属,这里指追逐、追求之意。

至足:指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属:归属,指追求、追随之意。

尘网:尘世的束缚。牵人:牵动人的心性。尽:全部。勾:用绳套住。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陈亮写给友人的信中的一首诗,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余欲作诗,颇恨无人赏之。”可见陈亮当时是多么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然而他得到的却是“无有赏会”,这使他非常失望。于是便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这种境况的不满。

第一句说自己身上的游丝总想挣脱身上的赘疣,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官场,被俗务缠身的无奈与厌烦的写照。第二句则进一步表明自己对那些忙碌于名利、权位的人,表示了鄙夷的态度。第三句则是对这些人的行为予以否定,并指出他们的这种行为只会把正直的人当成钓饵。第四句说自己愿意像喜欢喝酒一样地喜欢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可惜的是那些华美衣裳的人却笑自己的志向不值钱。最后两句则是对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的讽刺和批评。整首诗表达了陈亮对于仕途的厌恶之情,对于世俗名利的鄙视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高洁人格和远大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