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蓑还带旧诗囊,共过东篱径有霜。
拂石地如仙子宅,开樽人惹令公香。
云笼疏树啼幽鸟,亭倚孤峰隐夕阳。
别去柴关应莫掩,问奇重拟到山堂。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初冬过集齐枢先生山亭
渔蓑还带旧诗囊,共过东篱径有霜。
拂石地如仙子宅,开樽人惹令公香。
云笼疏树啼幽鸟,亭倚孤峰隐夕阳。
别去柴关应莫掩,问奇重拟到山堂。

注释:

  • 渔蓑还带旧诗囊:指的是诗人带着自己过去写诗时用的渔具(蓑)和诗囊(诗袋),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在这次聚会中又回到了他熟悉的环境,回忆起了以前的创作经历。
  • 共过东篱径有霜:指的是他们一起走过东边的篱笆小道,那里已经结满了霜花。这里的“篱”是指篱笆,而“东篱”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他经常造访的地方。
  • 拂石地如仙子宅:指的是他们在石头上漫步,那里的地面光滑如镜,仿佛是仙子的住宅。这里的“仙子宅”可能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神秘。
  • 开樽人惹令公香:指的是人们打开酒壶,香气四溢,让人想起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杜甫以善于饮酒而著称,这里可能是形容酒香四溢的情景。
  • 云笼疏树啼幽鸟: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朵将稀疏的树木笼罩其中,鸟儿在树林中低声鸣叫。这里的“幽鸟”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常被人注意的小鸟。
  • 亭倚孤峰隐夕阳:指的是亭子靠在孤独的山峰上,夕阳西下时,景色显得更加优美。这里的“孤峰”可能暗示着山峰的孤独和高耸。
  • 别去柴关应莫掩:指的是告别的时候,不要关闭柴门,表示要留住彼此的友情。这里的“柴关”可能指的是诗人住所附近的一个关口或者入口。
  • 问奇重拟到山堂:指的是在离开之前,再次询问诗人是否有机会再来拜访他的山房。这里的“问奇”可能是指向诗人请教关于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