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燧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初冬过集齐枢先生山亭 渔蓑还带旧诗囊,共过东篱径有霜。 拂石地如仙子宅,开樽人惹令公香。 云笼疏树啼幽鸟,亭倚孤峰隐夕阳。 别去柴关应莫掩,问奇重拟到山堂。 注释: - 渔蓑还带旧诗囊:指的是诗人带着自己过去写诗时用的渔具(蓑)和诗囊(诗袋)
寄黄凤滩先生 三城忆别几星霜,杖履今闻在故乡。 缃帙一床经御赐,炉烟双袖旧含香。 窗环翠色滩声近,楼倚青山石榻凉。 何日问奇还载酒,收将烟月入奚囊。 译文: 怀念黄凤滩的老朋友已经几年了,现在他是否还在那里?听说他如今已经回到故乡了。他的书桌上放着我送给他的那本书,那是皇帝亲自赐给他的珍品。他的手中还握着那把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扇子。 窗外的景色如此美丽,仿佛是一幅画;听着江水潺潺的声音
这首诗的原文是:“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隰隰平原绿水洲,亭亭丹谷白云浮。一区石室天犹隘,四壁苍苔境自幽。溜滴玉虬常作雨,风和碧槛似凝秋。参差怪石空中现,断续繁花洞里收。径绕烟霞须着屐,情耽丘壑独披裘。听来钟鼓惊人响,多少清音纪胜游。” 译文: 在平坦的平原上,有一个绿色的湖泊,湖边有一座红色的山峰。这个山峰被云雾笼罩,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山上有一个石头房子,虽然看起来小,但是空间很狭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村居中的生活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首联: 1. "烟舍溪南薜荔垣:烟舍指的是烟雾缭绕的小屋,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薜荔垣是指用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编织的围墙。 2. "云深樵径绕荒村":云深意味着山林之中雾气浓重,樵径则是指砍柴人行走的小径,绕着这个荒废的村庄。 颔联: 1. "桥通花坞闲栽药":桥连接着花丛,花坞是种植花卉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悠闲地种植药材。 2
注释: 1. 山殿秋居和端止上人: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表达对友人山殿秋居生活的欣赏。 2. 树古秋声隐上方:树木古老,秋天的声音在上方隐约传来。 3. 白云缭绕护虚堂:白云缭绕在虚堂周围,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 4. 钟残山殿蝉初咽:钟声残破,山殿中的蝉刚刚叫了一声。 5. 叶落空林径满霜:树叶落在地上,空荡荡的树林里小路上满是霜。 6. 窗冷放参僧过午:窗外寒冷,僧人过了中午才进入屋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村居》。 首两句:门对渔家傍竹开,长吟无事独登台。 注释:家门对着渔船的人家,旁边竹林掩映着,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独自登上高台,放声长啸,以遣烦忧。 赏析:此诗写诗人独自登台,抒发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三、四句:道心不为贫中减,诗债还怜病后催。 注释:道家的心性,并不因为贫穷而有所减损;诗人的诗债,更因生病而难以偿还。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贫乏并不介意
注释: 春夜闻子规 归去何劳枝上喧,春残疑是怨黄昏。 声凄几动离人恨,肠断空思望帝魂。 芳树夜深啼有血,孤窗初听月添痕。 谁云地气南方至,愁向东风不可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夜晚的景象。诗人在听到子规的啼叫后,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失落。他想象着望帝(相传为古蜀国君主)死后魂归,却只能看到月光下的孤独和寒冷。这首诗通过对子规鸣叫、黄昏时分、月光照耀的芳树等景物的描写
三城忆别几星霜,杖履今闻在故乡。 缃帙一床经御赐,炉烟双袖旧含香。 窗环翠色滩声近,楼倚青山石榻凉。 何日问奇还载酒,收将烟月入奚囊
树古秋声隐上方,白云缭绕护虚堂。 钟残山殿蝉初咽,叶落空林径满霜。 窗冷放参僧过午,月明趺坐石为床。 吟踪也罕来城市,几度寻幽到竹房
渔蓑还带旧诗囊,共过东篱径有霜。 拂石地如仙子宅,开樽人惹令公香。 云笼疏树啼幽鸟,亭倚孤峰隐夕阳。 别去柴关应莫掩,问奇重拟到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