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临江岸,徘徊凭古榕。
天空疏鸟度,矶滑篆苔封。
野艇同孤棹,斜阳挂远峰。
豪歌谁和答,隔浦有渔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注释作答即可。

江村春兴二首其一:“缓步临江岸,徘徊凭古榕。”诗人在江边缓步,面对古榕树。这两句诗写诗人漫步于江畔,凭倚着一棵古榕,观赏着眼前之景。诗人以“缓步”“徘徊”等词描绘了其悠然自得的心态。“临江岸”、“倚古榕”点明地点,“缓步”“徘徊”写出了诗人的动作与心情,表现了他对江边的美景的赞美,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江村春兴其二:“天空疏鸟度,矶滑篆苔封。”这两句诗是诗人进一步描写江边的景色。“疏”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鸟”稀疏的特点,也表现出诗人观察细致,用心良苦。“矶滑”写出石头表面光滑而多水,“篆苔封”则表明苔藓长满了石缝,说明时间已久。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江边美景的赞叹之情。

江村春兴其二:“野艇同孤棹,斜阳挂远峰。”这是诗人继续描写江边的景色。“野艇”表明小船是野放的,“同”表明作者与船夫一同乘舟而行。“孤棹”写出了船小且孤独。“挂”字用得好,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山影横空的景象。这句诗写出了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

江村春兴其二:“豪歌谁和答,隔浦有渔翁。”这是诗人最后描写江边的景色。“豪歌”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谁和答”写出了歌声的高昂。“隔浦”表明渔翁住在河对岸,“有渔翁”说明渔翁的存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渔翁的赞美以及对渔人生活方式的喜爱。

【答案】

(1)缓步临江岸,徘徊凭古榕。

①缓步:缓慢地步行;②临江岸:站在江岸边;③依:依靠;④古榕:古老的榕树。(2)天空疏鸟度,矶滑篆苔封。(3)野艇同孤棹,斜阳挂远峰。(4)豪歌谁和答,隔浦有渔翁。

译文:

缓缓步行来到江岸,我徘徊着依靠一棵古老的榕树。江面上稀疏的鸟儿飞过,岩石上长满青苔。我乘坐一只独木舟,在夕阳的辉映下,遥望着远处的山峰。我在高歌一曲之后,发现对岸有位捕鱼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江边游览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以及豪迈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