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如穹庐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

阴山积雪不曾消,马潼驼峰作常食。

一身不幸颜如花,一朝飘泊在天涯。

宫中不识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韩邪。

银烛煌煌照清夜,咫尺腥膻杂兰麝。

强含娇笑对毡裘,啼痕暗裛秋云帕。

单于未醉酒频倾,琵琶不弹肠断声。

谁知万里多情月,只与昭阳一样明。

诗句释义如下:

1 天如穹庐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北方草原的景色,天空广阔而高远,云层厚重且颜色偏深,表现出北方草原的寒冷和荒凉。”天如穹庐”指的是天空辽阔如同毡子一样覆盖着大地,”塞云黑”则表示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蔽,给人一种压抑感。”胡地寒多胡草白”则是说在寒冷的北方,草原上生长的是白色的胡麻草。

  1. 阴山积雪不曾消,马潼驼峰作常食。这句话描述了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阴山积雪”指的是阴山山脉上的积雪,”不曾消”意味着积雪一直持续到冬去春来。”马潼驼峰”是北方草原常见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食物来源丰富。这里的”作常食”表示这些食物是牧民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2. 一身不幸颜如花,一朝飘泊在天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一身不幸”指的是自己的命运坎坷,”颜如花”则是形容自己的容颜美丽动人。”一朝飘泊在天涯”则是说由于某种原因,自己被迫离开故土,流落他乡。
  3. 宫中不识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韩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困惑和无奈。”宫中不识天子面”是说自己在皇宫中无法认出真正的帝王形象,”哪知世有呼韩邪”则是表达自己对于世间存在呼韩邪这种人物的惊讶和不解。
  4. 银烛煌煌照清夜,咫尺腥膻杂兰麝。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宴会场景。”银烛煌煌”指的是银色的蜡烛在黑夜中闪烁发光,”映照清夜”则是指这样的光亮照亮了整个夜晚。”咫尺腥膻杂兰麝”是说在如此明亮的灯光下,宴会上弥漫着各种气味,其中既有血腥味也有香味。
  5. 强含娇笑对毡裘,啼痕暗裛秋云帕。这句话描绘了宴会中的欢声笑语。”强含娇笑”是说尽管内心感到悲伤,但还是勉强保持着微笑,”对毡裘”则是指着身穿毡衣的人,”啼痕暗裛秋云帕”是说泪水滴落在秋天的丝帕上,显得更加凄美。
  6. 单于未醉酒频倾,琵琶不弹肠断声。这句话描绘了宴会中的单于和琵琶演奏的场景。”单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代宴会的主人,”酒频倾”是说酒不断地被倒出,”琵琶不弹”则是说琵琶演奏的声音没有响起,可能是因为悲伤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肠断声”则是用来形容听到这声音时的伤心感受。
  7. 谁知万里多情月,只与昭阳一样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谁知万里多情月”是说虽然身处异地,但月光依然能够传递情感,”只与昭阳一样明”则是说月亮的光芒与远方亲人的面容一样明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草原的自然风光、宴会场景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和词语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