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
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
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
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送林尚义出泛平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送林尚义出泛平海    
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译文:    
十年来我在此地优游自得,熟读兵法,研究战略。    
当年我参与制定平蛮的策略,对抗敌军,饮酒作乐。    
现在国家需要我出谋划策,平定叛乱。    
我穿上战袍,面对敌人,勇往直前。    
碣石山的风声让我心潮澎湃,我渴望喝下敌人的鲜血。    
满眼都是战争的景象,但我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注释:

  • 十载优游老六韬:指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年,熟悉并学习了六韬兵法。
  • 折冲樽俎重投醪:在古代战争中,酒可以作为武器,可以用来激励士气。这里指的是用酒来振奋士兵们的精神。
  • 匡时早画平蛮策:指年轻时就参与制定了平定叛乱的策略。
  • 对垒还披上塞袍:面对敌阵,穿上军装,准备战斗。
  • 碣石风高戎马跃:碣石山的风声让人心潮澎湃,仿佛战场上的战马奔腾。
  • 惠阳烟锁野猿号:惠阳地区烟雾弥漫,猿猴在烟雾中哀嚎。
  • 男儿渴饮单于血:形容自己渴望为国杀敌,不惜饮敌人的鲜血。
  • 满目干戈莫惮劳:到处都是战争的景象,但我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赏析: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战争与边疆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送林尚义出泛平海》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通过描绘战场景象、抒发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