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峰如黛岳如屏,抚景堪嗟春事更。
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
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
几度怀归归不得,断桥流水鹧鸪声。

伤春

烟峰如黛岳如屏,抚景堪嗟春事更。

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

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

几度怀归归不得,断桥流水鹧鸪声。

注释:

  1. 烟峰如黛:形容山峦的轮廓如同被浓墨勾勒出的眉毛一般。
  2. 岳如屏:比喻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屏风一样阻挡视线。
  3. 抚景:指欣赏景色。
  4. 堪嗟:值得惋惜。
  5. 花落:指花朵凋谢。
  6. 愁里见:在忧愁之中看到。
  7. 鸟啼:指小鸟的鸣叫声。
  8. 梦惊:在梦中被惊醒。
  9. 津头:渡口或港口的地方。
  10. 揽辔:握住马缰绳。
  11. 风初暖:风开始变得温暖。
  12. 客里狂歌:在旅途中大声唱歌。
  13. 雨未晴:雨水还没有完全停止。
  14. 怀归:思念回家。
  15. 断桥:一座古老的桥梁,因而得名。
  16. 鹧鸪声:一种鸟类的叫声,常常被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心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归家之路的渴望。

首句“烟峰如黛岳如屏”,诗人以“烟峰”来形容远处的山峦,用“黛”字来描绘山峰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以“岳如屏”比喻山峦的高峻,如同一道屏障挡住了视线,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第二句“抚景堪嗟春事更”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情。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各种景象,包括花开、鸟鸣等。诗人感慨时光易逝,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无法挽留。这种情感既是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接下来的句子“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使用了“于”、“向”、“偏”等词汇,强调了花落、鸟啼这些自然景象对诗人心情的影响。诗人将花落和鸟啼与自己的忧愁联系起来,暗示着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了他心中忧伤的象征。这种情感表达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一种心境写照。这里的“津头”、“客里”分别代指的是渡口和旅人,“揽辔”则是指握着马缰绳控制马匹,“风初暖”、“雨未晴”则描述了当时的季节特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生活状态,既有对风和日丽的喜爱,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心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