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清风不可扳,曾携方仲到花间。
诗情酒态疑堪赏,署肃台封只往还。
徒使村翁依北斗,枉教孺子过东山。
燕来雁去交相错,始识奇逢胜会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在赞美中秋佳节的美好景色和人间的欢乐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
首句“皓月清风不可扳”,意为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儿让人无法攀折,形容了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第二句“曾携方仲到花间”中的“方仲”可能是指朋友或者同伴,他们曾经一同欣赏过美丽的花丛。第三句“诗情酒态疑堪赏”中描述了诗人们的饮酒作诗之乐,似乎足以令人赞赏。第四句“署肃台封只往还”中的“署肃”指的是官府的文书,可能是说人们只是往来于官府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第五句“徒使村翁依北斗”中的“村翁”可能是指村里的老者,他们只能依靠北斗星来辨别方向。第六句“枉教孺子过东山”中的“孺子”可能是指小孩们,他们被教导去东山上玩耍。第七句“燕来雁去交相错”中的“燕来雁去”描绘了季节的变化,燕子和大雁都在迁徙,形成了交错的景象。最后一句“始识奇逢胜会难”则表明只有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相逢的喜悦和不易。
赏析:这首诗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美景、人文景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描述,展现了中秋节日的美丽与和谐。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皓月清风、花间、诗酒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节日中所应珍惜的情感和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