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避地客三城,几度登林咏不平。
珠海漫游惟洗恨,层楼高眺倍伤情。
盗窥梁上呼儿训,卮匿怀中岂仆惊。
但得青毡长物在,鹿门修竹可谈经。

【注释】

  1. 邓尚龙:字君升,号青阳子。元末明初诗人。避地客三城,指在三城的寓所。
  2. 珠海:指珠海水系。珠海水系,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水系之一。因流经广东省珠海市而得名。
  3. 梁上:指屋檐下。
  4. 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杯。
  5. 青毡长物:指家中的珍贵物品。
  6. 修竹:高洁的竹子。
  7. 谈经:谈论经学。
    【赏析】
    此诗为答邓尚龙的诗。诗中通过描写自己游历珠海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性。
    首句“闻君避地客三城”,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避地省中”。这是一首答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邓尚龙远离家乡,来到珠海避地省中的关心和问候。
    二、三句“几度登林咏不平”,描述了作者在珠海游览时的所见所感。珠海水系纵横交错,风景优美,作者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同时,他也看到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人们的不幸,因此发出了“咏不平”的感叹。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四、五句“珠海漫游惟洗恨,层楼高眺倍伤情”,进一步描绘了珠海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状态。珠海的水系纵横交错,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作者在这里漫步,仿佛能洗净心中的愁绪。而登上高楼,则更能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这句诗既描绘了珠海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的痛苦情感。
    六、七句“盗窥梁上呼儿训,卮匿怀中岂仆惊”,描写了作者在家中的情景。盗贼偷偷摸摸地进入屋内,想要教训自己的儿子。而作者却把酒杯藏在怀中,并没有被惊吓到。这句诗既表现了作者的勇敢和机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安全的渴望。
    八、九句“但得青毡长物在,鹿门修竹可谈经”,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只要家中有珍贵的物品,就可以安心生活;而拥有高洁的竹子,就可以随时谈论经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信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整首诗通过对珠海美景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