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之玺,今已矣。忆君弃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黄泉里。
我欲呼君君不起,惨柏悲松声聃耳。几茎瘦草不成丛,是我频来泪浇死。
亡者不生,生者必亡。前后差期,鬼路茫茫。譬如作客,指此为乡。
客倦归来,晚聚一堂。君如有约君莫忘,我谨待君蝴蝶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哭崔二十早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郝之玺,今已矣。”
“郝之玺”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印章,这里可能是指代一个名字或称呼。
“今已矣”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去世了。
第二句:“忆君弃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黄泉里。”
“忆君”表示怀念,“弃我”则表示被抛弃。
“黄泉里”指的是地下世界,通常用来指代死后的世界。
第三句:“我欲呼君君不起,惨柏悲松声聃耳。”
“呼君”表示呼唤,但“君不起”意味着即使呼唤也得不到回应。
“惨柏悲松”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可能是在墓地中听到的声音。
“聃耳”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声音或形象,但具体含义不详。
第四句:“几茎瘦草不成丛,是我频来泪浇死。”
“几茎瘦草”可能指的是墓地中的一些植物,生长得很稀少或枯萎。
“不成丛”表明这些植物没有形成群体或聚集的状态。
“频来泪浇死”描述了作者经常来这里,每次都带着泪水,好像在为死者悲伤。
第五句:“亡者不生,生者必亡。前后差期,鬼路茫茫。”
“亡者不生”意味着死者不会再出生。
“生者必亡”则是说活着的人也将面临死亡。
“前后差期”可能是指生死的时间差距很大。
“鬼路茫茫”形容道路既无尽头又非常迷茫,比喻生死之路难以预料和理解。
第六句:“譬如作客,指此为乡。”
“作客”表示旅居或居住他乡。
“此为乡”表明这个地方(墓地)已经成为了作者的家乡,因为这里是他的亲人长眠之所。
第七句:“客倦归来,晚聚一堂。君如有约君莫忘,我谨待君蝴蝶床。”
“客倦归来”表示旅途劳顿后返回家中。
“晚聚一堂”意味着晚上大家再次聚会在一起。
“君如有约君莫忘”提醒对方不要忘记约定的时间或事件。
“我谨待君蝴蝶床”可能是在等待与某人相聚的地方,而“蝴蝶床”可能是一种装饰或者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伤之情。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思念之情,诗人展现了对死亡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蝴蝶床”等象征物也可能暗含着对人生短暂和美好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