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舟人妇,哀音此日来。
死生谁料得,贫贱益堪哀。
去棹从渠驻,归心未忍催。
春江昨夜雨,花落满苍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主要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作答时,先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即可。

第一句“叹息舟人妇,哀音此日来”,意思是叹息那些为船夫做苦役的女子,哀伤的声音从昨天开始就出现了。

第二句“死生谁料得,贫贱益堪哀”,意思是说生死的命运谁能预料呢?贫穷卑贱的生活更加令人悲哀。

第三句“去棹从渠驻,归心未忍催”,意思是说划船的人停下桨,心里不忍催促回家。

第四句“春江昨夜雨,花落满苍苔”,意思是说春天的江水昨天晚上下过雨,花儿都落满了青苔。

【答案】

译文:叹息那些为船夫做苦役的女子,哀伤的声音从昨天开始就出现了。生死的命运谁能预料呢?贫穷卑贱的生活更加令人悲哀。划船的人停下桨,心里不忍催促回家。春江昨天晚上下过雨,花儿都落满了青苔。

赏析:“哀音”,指船中人的悲歌,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无奈与悲哀;“哀音此日来”一句,将船中人的悲歌与“此日”联系起来,表明这种悲痛的情绪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是长久而持续的。第二句“死生谁料得”,是说命运对于生死,谁也是无法预料的。“谁料”二字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测。这两句通过“谁料”一词,突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测。“贫贱”二字直点主题,说明诗人此时正遭受着贫困和低贱的折磨。“益堪哀”是说更值得同情、更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还在后面。诗人以沉痛的心情感叹世态炎凉,抒发自己被社会所抛弃的愤懑之情。第三句“去棹从渠停”,意为划船的人停下桨来,不忍心催行。“未忍”一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想尽快回家,又不忍心让家人担心。“归心未忍催”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未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诗人既想尽快回家,又不忍心让家人担心。“催”,是催促的意思,这里指催促船夫加快速度。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想”是渴望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家的向往;“催”,是催促船夫加快速度,表现了诗人内心矛盾的心理,即既想快点到家,又不想给家人增添忧虑。最后两句写春江之上昨夜的春雨,以及春江上满地落花的景象。“春江昨夜雨”,描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花落”则是眼前之景引发出的一种联想。“昨夜”二字交代了时间的紧迫性。“花落”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春意的阑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直接抒写诗人的感受,没有使用典故或者辞藻修饰,语言质朴平易,通俗易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