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
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
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闲。

【注释】

丁仲容:人名。赵德明:赵蕃的字。赵蕃,字蒙州,成都(今属四川)人。嘉州(今乐山市)人。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有《花间集》二十卷,存词六十六首。《全宋词》录其词三十九首。

丁叟:指丁仲容的父亲,即赵德明之父。

“淮南”二句:淮南地区已秋深,青山如故。

寻:访求。野寺:乡村寺庙。

送客:作者送客人。溪船:小船。夜月还:夜晚乘舟返回。

“八口”二句:指作者自己家境艰难。八口:指作者全家八口人。艰难:家境贫困。新歉:新近歉收。

落魄:穷困潦倒。醉吟:醉酒而作诗歌。

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人。曾任北海相。携酒:带酒。

先生:对前辈学者的美称。杖履:拄杖步行,泛指行装、行李。闲:清静。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通过与友人的谈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全诗语言平易流畅,风格朴实无华。

“江左诗人丁叟在”,开篇点出题目,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背景。江左,指长江之右,即四川一带。诗人在这里见到一位名叫丁叟的朋友。

第二句写丁叟家在淮南(今江苏北部一带),秋季来临,青山依旧。诗人用“看”字将景物描写与时间推移巧妙地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诗人来到一座乡间的寺庙,秋天的风刮得正急,他只好离开寺庙,乘着小船,在月光下送走了前来拜访的客人。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则转入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感叹自己家中贫困,生活艰难。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他也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在身边,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它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