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行秋郭,尘沙记旧禅。
长天依片鸟,远树入孤烟。
野旷寒沙外,江深细雨前。
马蹄怜暮色,藤月自娟娟。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色。
首句“短发行秋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短行是指天空中飘过的云彩,它们似乎在向远方延伸,形成了一条条细长的轨迹,就像是秋天的边界一样。这一句通过视觉上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广阔的秋日景象之中。
次句“尘沙记旧禅”,则是在描绘一种静谧的氛围。尘沙是地面上的细小颗粒,它们在秋风中飘散,给人一种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觉。同时,这里的“旧禅”可能指的是一种古老的禅修方式,或者是与禅修相关的景物,如古寺、佛像等。这种静谧的氛围与前面的“秋郭”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
第三句“长天依片鸟”,则进一步描绘了空中的景象。长天指的是辽阔的天空,片鸟则是一只孤独飞翔的大雁。大雁在长空之中飞行,留下了一行行的痕迹,就像是天空中的一道风景线。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雁飞翔时的雄壮和自由。
第四句“远树入孤烟”,则转向了地面的景象。远树指的是远处的树木,孤烟则是从山上升起的一缕轻烟。这两句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山水相连、远近相宜的画面。树木的轮廓在远方显现出来,而孤烟则在近处缭绕着,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
第五句“野旷寒沙外”,则是对整个场景的进一步拓展。野旷是指野外的广阔地带,寒沙则是覆盖在大地上的一层薄薄的沙子。这里的“寒沙”可能指的是季节的变换,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理特征。这一句通过空间上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开阔无垠的感觉。
第六句“江深细雨前”,则转换到了另一个场景。江深是指江水深邃,细雨前则是指下雨即将来临。这两句共同描绘了一个即将发生变化的场景。江水深邃,暗示着一种深邃的思绪或者情感;而细雨前的阴霾预示着一场小雨即将到来。这一句通过时间上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即将到来的变化。
最后一句“马蹄怜暮色,藤月自娟娟”,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收尾。马蹄怜暮色,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孤独的旅行者的形象。藤月自娟娟,则是在描绘月光洒在藤蔓上的美丽景象。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光影交错的画面。
赏析: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风景画。诗人通过短行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景色之中;通过尘土和禅修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通过长天的飞翔和孤烟的缭绕,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野旷和江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开阔而又深邃的感觉;最后,通过对马蹄和藤月的描绘,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