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疏钟静,天涯独客愁。
功名扬子阁,词赋仲宣楼。
杜若沧洲雨,春潮野渡舟。
有怀吾共汝,双鬓又逢秋。
诗句释义:
花下疏钟静,天涯独客愁。
“花下”指在花开之处,通常代表美好的地方,但此处可能表示一种对比,即美好与孤独并存;“疏钟”指稀疏的钟声,常用于形容夜晚的宁静;“天涯”指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人在外地或远离家乡;“独客”指独自在外的人,强调孤独感;“愁”表示忧愁、悲伤。整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在美好环境中却感到孤独、忧愁的情感。功名扬子阁,词赋仲宣楼。
“功名”指取得的成就或地位,“扬子阁”是扬雄所建,位于江苏镇江,古代文人雅士会聚之地;“仲宣楼”是王粲所建,位于荆州,也是文人聚集的场所。这里通过“扬子阁”和“仲宣楼”两个建筑名称,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文学上有成就、名声远扬的愿望。杜若沧洲雨,春潮野渡舟。
“杜若”是一种植物,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离别之情;“沧洲”指深水的大湖,也常用来形容广阔的水域;“雨”和“春潮”分别指雨水和春天的潮水,都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野渡”意为郊外的水路,常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整句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追求。有怀吾共汝,双鬓又逢秋。
“有怀”表示有所思念或感慨;“吾共汝”指我和你的共同回忆或情感;“双鬓”指两鬓的头发,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年岁增长;“又逢秋”表示再次进入秋天,暗示岁月流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成长的感受。
译文:
秋日里,花下静谧的钟声传来,远方独行的我倍感忧愁。我在扬子阁中追求功名,而王粲的仲宣楼上词赋飞扬。杜若花下,雨润沧洲,春潮涌动,我在野渡之上泛舟。我心中怀想我们共同的时光,岁月让我双鬓斑白又迎来了秋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诗人以“秋怀”为题,表达了自己在秋季时,面对花下疏钟、天涯独客、功名理想与现实差距等情境,内心产生的忧愁与感慨。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扬子阁、仲宣楼等,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深度。整体而言,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