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亭下水如天,曾是宣皇赐幸年。
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春烟。
《杂咏二首·望湖亭下水如天》是明代诗人张治创作的一组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望湖亭下水如天
- 望湖亭:位于西湖边的一个观赏点,因湖景而闻名。
- 下水如天:形容湖水清澈透明,仿佛连天也映入水中。
- 曾是宣皇赐幸年
- 宣皇:指唐宣宗李忱,他曾多次到访杭州,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 赐幸年:指的是宣宗皇帝曾在此赐给某人幸运或恩宠的年份。
- 玉辇不来凫雁冷
- 玉辇:古代帝王的车驾,常用来形容皇家尊贵。
- 凫雁冷:比喻皇帝的驾临使得周围的水禽都感到寒冷,突显了帝王的影响力。
- 一湖杨柳锁春烟
- 杨柳: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勃勃生机。
- 锁春烟: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被杨柳所包围,如同烟雾般朦胧,给人以宁静和诗意的感觉。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怀念。通过对“望湖亭下水如天”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宁静,而“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春烟”则表达了对过去皇家游历情景的回忆,以及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