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元自癖,寤寐向谁论。
净业莲为社,青山鹿应门。
暂留徐孺子,深避窦王孙。
为语冥冥雁,中原矰弋繁。
幽居
烟霞元自癖,寤寐向谁论。
净业莲为社,青山鹿应门。
暂留徐孺子,深避窦王孙。
为语冥冥雁,中原矰弋繁。
注释:
幽居:隐居的生活。
烟霞元自癖:原本就偏爱烟霞。
寤寐:日夜。
向谁论:向谁说?
净业莲为社:佛教认为莲花是净土的象征,因此这里以“净业莲”代指净土。
青山鹿应门:山中有人居住,门前常有鹿经过。
徐孺子:即徐稚。
窦王孙:指东汉末年的人。
冥冥雁:大雁在飞翔时看不见它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世界的疏离和远离。
首句“烟霞元自癖”,诗人用“癖”字来形容自己对烟霞的偏爱。烟霞是大自然中最美丽的景色之一,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它们的热爱。
第二句“寤寐向谁论”,诗人表示自己日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即如何生活。他希望通过隐居来寻找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第三句“净业莲为社”,诗人以“净业莲”代指净土,表达了自己对净土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四句“青山鹿应门”,诗人描绘了一幅山中有人居住、门前常有鹿经过的画面,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
第五句“暂留徐孺子,深避窦王孙”,诗人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他选择暂时留下与徐孺子相处,而远离窦王孙这样的世俗之人。这表现出他对名利的追求和对内心欲望的克制。
最后一句“为语冥冥雁,中原矰弋繁”,诗人以大雁为例,表达了对中原战争频繁、杀戮过多的担忧。他用“为语”一词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疏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欲望的克制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