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缘苍渚,松寮掩翠微。
断崖犹鹤碣,三诏尚渔矶。
衣楚青荷叶,江明白板扉。
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
焦山旸公房二首
其一
山径缘苍渚,松寮掩翠微。
断崖犹鹤碣,三诏尚渔矶。
衣楚青荷叶,江明白板扉。
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
译文:
我行走在苍翠的渚山上,沿着山径来到了焦山。在松树环绕的小房子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
山崖上还留有古代人刻下的“鹤”字,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我还看到了曾经三度下诏的地方,那是渔民们捕鱼的地方。
我穿着绿色的衣服,坐在青翠的荷叶边品尝着美食。
我看着江水,听着鸟儿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平静。
我站在江边,准备洗耳恭听,但周围的鸥鹭并不害怕,自由飞翔。
其二
山径缘苍渚,松寮掩翠微。
断崖犹鹤碣,三诏尚渔矶。
衣楚青荷叶,江明白板扉。
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一句“山径缘苍渚”,诗人首先描写了山径和苍渚,这是对景色的第一印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第二句“松寮掩翠微”,诗人继续描述了松树和小房子,这里的“翠微”可以理解为绿色的山谷,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三句“断崖犹鹤碣”,诗人提到了悬崖上的“鹤”字,这可能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第四句“三诏尚渔矶”,诗人描述了曾经下过三次诏书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渔村或者渔家乐的场所。
第五句“衣楚青荷叶”,诗人穿着绿色的衣服坐在绿荷叶边,这是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
第六句“江明白板扉”,诗人描述了江水和明快的木板门,这是对环境的具体描画。
第七句“临流当洗耳”,诗人站在江边准备洗耳恭听,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而鸥鹭并不害怕,自由飞翔,这也是诗人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