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心能远,青山道岂穷。
烟霞双屐下,月露五言中。
冥迹将鸿托,巢居与鹤同。
凉风天外起,幽寂菊花丛。

山中对菊示友人二首

沧海心能远,青山道岂穷。烟霞双屐下,月露五言中。冥迹将鸿托,巢居与鹤同。凉风天外起,幽寂菊花丛。

注释: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人的心胸能够达到多么遥远的地方呢?巍峨的青山上,道路怎么会穷尽呢?烟霞缭绕之下,我穿着双鞋漫步其中;皎洁的月光照耀之下,我沐浴在清凉的露水中。我的踪迹仿佛要托付鸿雁远飞;我的栖身之处也如同白鹤一般高洁清雅。凉爽的风自天空吹起,在这幽静的菊花丛中,我感到了无比的寂静与安宁。

赏析:此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首七绝小令,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志趣高雅、远离世俗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沧海心能远”,写自己的心境。“沧海”,比喻人的胸怀广阔、气度宏大。“心能远”,指自己有超脱尘世、不为物欲所累的心境。“道岂穷”则表明自己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道”,指人生的道路或为官的途径。“岂”,表反问,即“难道”。

第二句“青山道岂穷”,承上启下,由个人而及到人世间。“青山”,指代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道”,指人世间的仕途或为官之道。“岂”,表反问,即“怎么”。

第三、四两句,用典。“烟霞双屐下”,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意,说自己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五言中”,指隐居山林时吟咏之作,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五言”,指古代汉语的一种诗歌体裁。“月露”两句,写自己隐逸生活的情趣。《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曾梦见有人告诉他:“前有异人寄赠五色笔,当为我作奇文。”后因以“月露五言中”形容诗文精妙。

第五、六句,用典。“冥迹将鸿托”,化用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九“燕昭延郭隗”故事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中“许掾云:‘孤陋轻躁,不足为王佐之才’”句意。说自己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巢居”两句,用典。“巢居”指隐居山林;“鹤同”指与白鹤相依为命。

写秋夜独坐的情景。“凉风天外起”,写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坐在幽静的环境中,仰望夜空,感受着秋风拂面而来的凉意。“幽寂菊花丛”写诗人在幽寂的环境中,观赏着盛开的菊花,品味着其中的清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