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芳筵江上开,春风澹荡入楼台。
大堤骑马山公去,东阁观梅水部来。
舞袖须留明烛照,酒杯宁待落花催。
主人夸有闲居赋,不倩凌云蜀客裁。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开宴的情景。“城南宴集”一句点明地点,“令节芳筵江上开,春风澹荡入楼台”两句写宴会的盛况。第三四句是第二、六句的进一步描写。“大堤骑马山公去,东阁观梅水部来”两句是第二、三句的进一步扩展。第五六句写宾客们饮酒作乐的热闹情景,最后以“主人夸有闲居赋,不倩凌云蜀客裁”结束全诗。
【答案】
(1)城南:城北。令节:美好的节令。芳筵:指宴会。江上:江边。
(2)澹荡:轻风拂动。
(3)大堤:即杜若堤。山公:指晋山简,曾任荆州刺史。他曾在杜若洲举行宴会,并骑驴出游,被桓温讥讽。
(4)东阁:指庾亮府邸。水部:指谢安,曾为庾亮司马。谢安在庾府时,常与王羲之等游赏于园林,有时还邀名士一起饮酒作乐。
(5)明烛:明亮的蜡烛。落花:指春天的花。催:催促人饮酒。
(6)主人:指谢安。
赏析:
此诗写谢安与友人在江边宴会上的欢乐景象。首联写宴会在江滨举行,春风吹拂着江水泛舟而来,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颔联写谢安骑马赴宴,谢安在东阁欣赏梅花,与水部相会;颈联写宾客们举杯畅饮,欣赏着美酒佳肴;尾联写谢安夸赞自己闲暇无事,可以像蜀客一样挥笔写下闲逸的生活情趣。《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少贱,尝乘小船出猎淮西,遇暴风雨,危甚,道济神色不动,咏《逍遥篇》。俄风定浪息,道济遂经淮口回都。”本诗中谢安的悠闲自得和檀道济的泰然自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