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郡遨游二十春,千金汩没五陵尘。
彻侯争致严夫子,中贵偏寻郭舍人。
跃马大堤回玉勒,呼卢小苑吐朱茵。
长安行乐曾无负,故国何时一问津。

赠翟生

六郡遨游二十春,千金汩没五陵尘。

彻侯争致严夫子,中贵偏寻郭舍人。

跃马大堤回玉勒,呼卢小苑吐朱茵。

长安行乐曾无负,故国何时一问津。

注释:

  1. 六郡:指汉朝的六个地方行政区划,即青、徐、幽、冀、兖、豫等州。
  2. 五陵:指汉代皇帝的陵墓所在之处,多设在长安附近,这里泛指富贵人家居住的地方。
  3. 千金汩没:形容财富被挥霍浪费,消失无踪。
  4. 彻侯:古代一种爵位,地位较高。
  5. 严夫子:指严子陵,东汉初年的隐士,曾为汉光武帝刘秀做过官,后辞官归隐。
  6. 中贵:宫中的宦官。
  7. 跃马:骑马奔腾的样子。
  8. 呼卢:赌钱时高声呼喊。
  9. 朱茵:红润的面颊。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六郡遨游二十春,千金汩没五陵尘。”诗人回忆了自己在六郡(即今山东地区)的二十年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享受着无尽的快乐。然而,这一切却在瞬间消逝,如同五陵(今西安市附近的古地名)里的浮尘一般,转瞬即逝。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豪迈洒脱,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彻侯争致严夫子,中贵偏寻郭舍人。”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那些达官贵人争相邀请严子陵这样的贤才,而宦官却偏爱郭舍人这样的小人。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堕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颈联“跃马大堤回玉勒,呼卢小苑吐朱茵。”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己与友人畅饮作乐的情景。他们在大堤上骑着骏马,挥鞭疾驰,仿佛玉勒(即马鞭)在空中回荡;而在小苑里,他们则大声呼卢(即掷骰子),尽情享乐。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尾联“长安行乐曾无负,故国何时一问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曾经在长安行乐无忧无虑,但现在他已经离开了故乡,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故土。这两句诗既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洒脱、深沉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