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
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
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来筛选相关信息,并运用相关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感情。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是说听说你擅长写诗作对,常常在长征途中,所以离愁别绪像羽毛一样轻。

“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是说太史公写了《游侠列传》,少年时投给女子的赠物,现在却成为游侠们歌颂的对象。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是说啼鸟鸣叫,杨柳依依,春雨绵绵,江上小舟扬帆,两岸新草绿油油。

“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意思是:敬亭山还在郡内,送你远行我想起了谢安。

【答案】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译文:听说你熟悉用笔书写和剑术,经常在长征路上,离愁别绪轻得像一根羽毛。太史公写了《游侠列传》,少年时代给你的赠物,如今都成了游侠们歌颂的对象。啼鸟叫唤着杨柳青青,春雨绵绵润湿了江上小舟,江边新草郁郁葱葱。敬亭山依旧在郡内,你将要离去,我想起谢安。

赏析:

诗人与友人汪子建相别于江边,临行前即景抒发离别之情。首联以问句领起,直抒胸臆。“闻君书剑惯长征”,从朋友的“书剑”说起,说明此人既善于写诗作文,又精于武艺。“闻君”两句,既是叙写汪子建的情况,同时亦寓有诗人自叹不如之意。颔联由己及人,点出朋友的事迹。“游侠传”三字,既写出友人好武,更表明他崇尚游侠之风,敢于反抗暴秦,敢于同不义之敌斗争。友人年少之时,曾把赠物投赠一位歌妓(女子),这在当时是很不得体的事,而今却受到游侠们的称颂,这正说明了友人的为人。颈联描写了江边送别的情景。“啼莺”、“垂杨”、“春草”、“细雨”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凄婉的氛围,烘托出一种伤别离的情绪。尾联宕开一笔,写诗人送友远行的缘由。“敬亭山”是当时诗人所在地的名山,这里指代自己的家乡。“谢宣城”即诗人谢朓,他曾为宣城太守,后任广陵王萧赞记室参军。谢朓在宣城时也曾为官多年。诗人在这里借“谢宣城”而想到“敬亭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