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芦握手笑称雄,草绿吴山一亩宫。
夜雨忽添泉溜下,春风犹散鸟言中。
巾从栗里时时湿,甑在莱芜日日空。
岂是敬通孤立意,孝标今已拟三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题李侍御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遇客
- 菰芦握手笑称雄,草绿吴山一亩宫。
- 夜雨忽添泉溜下,春风犹散鸟言中。
- 巾从栗里时时湿,甑在莱芜日日空。
- 岂是敬通孤立意,孝标今已拟三同。
译文:
在吴山脚下的一片土地上,菰芦丛生、手牵手地迎接客人。
春风吹拂时,草色青翠,仿佛一亩大小的宫殿。
夜深人静时,雨水悄悄落在泉水上,潺潺作响。
春天来临,鸟儿欢唱着飞来,歌声随风飘荡。
我常常感到巾帕潮湿,因为栗里村的炊烟缭绕。
莱芜县的小山岗上,我的蒸锅空空如也。
难道我只是像孔融那样孤独地生活吗?如今我已经与你们一样。
注释:
- 菰芦: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常用来比喻水乡。
- 握手笑称雄:形容菰芦茂盛,相互拥抱在一起,好似互相竞争、争夺霸主地位。
- 草绿吴山一亩宫:形容春天到来时,吴山的草地上绿草如茵,宛如一个小巧的宫室。
- 夜雨忽添泉溜下:描绘夜晚细雨时,雨水悄然滴落,如同泉水般流淌。
- 巾从栗里时时湿:用来形容经常去栗里村时,巾帕总是沾湿。
- 甑在莱芜日日空:描述自己居住在莱芜时,蒸锅内的食物总是没有吃完。
- 敬通:指古代名士孔融,以其清高自守著称。
- 孝标:指东汉时期的梁孝标,因避战乱而隐居山林,与张祜有共同之处。
- 三同:出自孔子的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应当说话谨慎,行动迅速。张祜以此表达自己与古人志趣相投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古代隐逸之士的仰慕之情。诗中的菰芦、吴山、草绿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通过对夜雨、春风、巾帕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细致与精致,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最后,通过提及古代贤人,张祜表达了自己与古人志趣相投的愿望,同时也展示了自己追求高雅生活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特色,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