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有古镜,清光如明月。
昔照我朱颜,今照我白发。
在古代文人墨客中,镜子不仅是一种日常用品,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宋代袁燮的《览镜二首》便是这样一首蕴含深意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 诗词原文:
匣中有古镜,清光如明月。
昔照我朱颜,今照我白发。
- 诗句解读:诗中的“匣”指的是一个古老的镜匣,它内含一面古老的镜片,而这面镜片发出的清光如同皎洁的明月般明亮。诗人通过对比“朱颜”与“白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自然过程。
- 译文注释:
镜匣里有一面古老的镜子,它发出的清光照人如明月。过去,它曾照亮了我年轻的容颜,如今却只能映照出我的满头白发。
- 关键关键词:
- 匣:镜匣,古时用以收藏和保护镜子的器具。
- 镜:镜子,用来反射光线的工具,通常由铜或玻璃制成。
- 清光:指镜子发出的光芒清澈且纯净。
- 明月:比喻镜子发出的光亮如月光般明亮。
- 朱颜:指年轻时的红润面容。
- 白发:指年老时的白色头发,象征着衰老。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对镜自照,感叹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从青涩到白发的转变。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变化,更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览镜二首》是一首充满诗意、情感深沉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镜自照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还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和情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