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山寺郁楼台,湖水临窗天镜开。
岩下疏松池上竹,清音日夕静中来。
寓楞伽寺二首
楞伽山寺郁楼台,湖水临窗天镜开。
岩下疏松池上竹,清音日夕静中来。
注释:
- 楞伽山寺郁楼台:指楞伽山的寺庙,建筑宏伟壮丽,如同楼阁一般。
- 湖水临窗天镜开:指湖水清澈如镜,映照出窗外的风景。
- 岩下疏松池上竹:描述岩石下的松树和水池边的竹子,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 清音日夕静中来:指在宁静的环境中,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如泉水叮咚,鸟鸣婉转等,给人带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楞伽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楞伽山寺郁楼台”,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楞伽山寺的雄伟壮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其庄重、肃穆的氛围。次句“湖水临窗天镜开”,则将诗人的视角转向湖面,湖水碧绿透明,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景色。这里的“临窗”和“天镜开”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岩下疏松池上竹”,进一步描绘了楞伽山寺的环境。岩石下的松树苍劲挺拔,与水池边翠绿的竹子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里的“疏松”、“池上”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最后一句“清音日夕静中来”,则是诗人对楞伽山寺的一种感受和领悟。在这里,“清音”可能是指风声、水流声等自然的声音,而“日夕静中来”则表明这些声音都是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产生的。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