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衡门有道风,落花流径水溶溶。
空山自爱听啼鸟,人世何劳问卧龙。

【题解】

这是一首咏隐士的诗。

【注释】

衡门:指隐居的地方,衡为横木,门户横架于上。

溶溶(róng):水流动的样子。

啼鸟:鸣叫的鸟儿。

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号,后来泛指有杰出才能的人。

【赏析】

此诗以隐士自比,表明自己不慕名利,甘于寂寞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格调清新高远,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首句“栖息衡门有道风”,说隐居在衡门,就有道骨清流之风。这一句是说隐居之地,就有一种高尚的品德。“道风”即道德风尚,这里指的是隐居者的道德品质。

次句“落花流径水溶溶”,说在落花满径的小路上,水流潺潺。这里描写了隐居者生活的美好环境。“落花”指春天的花瓣飘落,“溶溶”形容水流的声音。两句连在一起,表达了隐居者的悠然自得之情怀。

第三句“空山自爱听啼鸟”,写隐居者喜爱听山中鸟儿的啼鸣。这里用一个“爱”字,表现了隐居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鸟儿的啼鸣,给空寂的山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鸟儿的叫声,使隐居者的心情变得舒畅愉悦,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尾句“人世何劳问卧龙”,意思是说,人世间何必去打听那些有杰出才能的人呢?这里用“卧龙”来比喻隐居者,表示隐居者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问”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他认为,人世间的名利地位都是虚妄的,不值得追求。而隐居者却能够超然物外,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宁静。

【题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然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