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腾千焰,鸡园报七蓂。
圣灯元普照,慧火亦常荧。
熠耀俱圆影,氤氲总异馨。
云霞标鹫岭,霄汉响鸾铃。
银烛龙衔架,金绳凤启扃。
未雷檐走电,不夜户垂星。
辉映珠为幌,烟浮翠作棂。
镜纷临绮阁,燎俨集彤庭。
百尺鲛人幔,千层云母屏。
宝轮风乍转,玉磴月初停。
佛宇谁遗爝,禅宫孰聚萤。
毫光宁尽白,香蔼若非青。
一悟无边朗,三摩了自惺。
空华聊聚散,业果任沉冥。
舍利如来藏,频伽不坏瓶。
有天名善现,随地性通灵。
所见皆离见,其形非委形。
化城看倏变,法界倚长宁。
兰若恒如昼,菩提岂易暝。
愿言分一点,昭澈诵遗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

雁塔腾千焰,鸡园报七蓂。

  • 雁塔:长安城内的一座著名塔,因塔上燃灯而得名。
  • 七蓂:古代认为春天到来前,七颗草籽会先于其他种子发芽,称为“七荚”。

圣灯元普照,慧火亦常荧。

  • 圣灯:指佛教中的灵灯,象征佛法的光明照耀众生。
  • 慧火:比喻智慧之光。

熠耀俱圆影,氤氲总异馨。

  • 熠耀:光辉闪烁的样子。
  • 氤氲:形容气氛或景象模糊而美好。
  • 异馨:与众不同的香气。

云霞标鹫岭,霄汉响鸾铃。

  • 云霞:指天空中的彩云。
  • 鹫岭:山名,在今浙江境内,为佛教圣地。
  • 霄汉:指天空。
  • 鸾铃: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所发出的铃声,此处借指佛寺中传来的钟声。

银烛龙衔架,金绳凤启扃。

  • 银烛:指佛教中的法灯,通常由金色、银质制成。
  • 龙衔:形容法灯的装饰像龙一样威武。
  • 凤启:形容法灯上的凤凰图案生动活泼。

未雷檐走电,不夜户垂星。

  • 未雷:没有打雷。
  • 檐走电:形容闪电穿过屋檐。
  • 不夜户垂星:形容夜晚灯火通明,如同天上繁星。

辉映珠为幌,烟浮翠作棂。

  • 珠幌:用珍珠制成的窗帘。
  • 翠棂:绿色的格子窗。

镜纷临绮阁,燎俨集彤庭。

  • 镜纷:指镜子繁多,这里形容室内装饰华丽。
  • 绮阁:美丽的建筑。
  • 燎俨:火光明亮而整齐。

百尺鲛人幔,千层云母屏。

  • 鲛人幔:指用海中的鲛人(一种神话生物)的皮制成的幔帐。
  • 云母屏:以云母石为材料的屏风。

宝轮风乍转,玉磴月初停。

  • 宝轮:佛教中的轮状物,象征佛法如轮般旋转无尽。
  • 玉磴:指台阶,这里指月光下的台阶。

佛宇谁遗爝,禅宫孰聚萤。

  • 佛宇:指佛教寺庙。
  • 禅宫:指禅宗寺院。
  • 孰聚萤:谁会聚集萤火虫,暗指谁又会领悟其中的奥妙。

毫光宁尽白,香蔼若非青。

  • 毫光:微细的光线。
  • 香蔼:香气缭绕,形容环境幽雅。
  • 若非青:好像不是青色的,形容色彩柔和而不鲜艳。

一悟无边朗,三摩了自惺。

  • 一悟:一次顿悟,即领悟到了无边的道理。
  • 三摩:佛教语,意为观照空性,达到觉悟的境界。
  • 了自惺:自己变得清醒起来。

空华聊聚散,业果任沉冥。

  • 空华:佛教用语,指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 业果:因果报应。
  • 任沉冥:任由它沉入深深的黑暗之中。

舍利如来藏,频伽不坏瓶。

  • 舍利:指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遗骨。
  • 如来藏:佛教中的本源存在,即真如。
  • 频伽:梵语,意译为恒河沙等量多,这里指众多众生皆成佛的可能性。

有天名善现,随地性通灵。

  • 有天名:即阿弥陀尊名,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
  • 善现:梵语,意译为贤现者,这里指修行者。
  • 随地性通灵: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通达灵性。

化城看倏变,法界倚长宁。

  • 化城:佛教用语,指佛国的城垣。
  • 倏变:瞬间变化。
  • 法界:佛教用语,指所有众生的生死轮回。

兰若恒如昼,菩提岂易暝。

  • 兰若:梵语,意译为寂静处、禅室等,这里泛指修行之地。
  • 菩提:指觉悟之路。
  • 岂易暝:岂能轻易昏暗?表示修行之路虽然艰辛,但终能达到觉悟之境。

愿言分一点,昭澈诵遗经。

  • 愿言:表达愿望的话语。
  • 分一点:分享一小部分的智慧。
  • 昭彻:明亮透彻。
  • 诵遗经:诵读佛陀遗留的经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