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月既望,霰雪日交加。
飒沓过山郭,飘零遍海涯。
兆丰为地瑞,不染是天花。
入水看无别,随风听有哗。
践形怜倏变,呈象惜俄差。
圭复能成璧,瑜真莫掩瑕。
暗添青鲤涨,明积白龙沙。
窒隙穿来细,搏空引去斜。
幻时瑶岛合,迷处玉楼遐。
谁种玲珑树,还开清净葩。
飞英争堕盏,舞絮漫随车。
寺失黄金布,峰留皓练遮。
难昏频起鹊,易曙骤惊鸦。
蝶冷庄周梦,鸥轻范蠡家。
夜光含素霓,寒影结青霞。
珠浦双遗佩,银河一问槎。
褰裳霜缘履,卷幔雾笼纱。
朔气横征雁,阴云湿暮笳。
谢衣沾自好,剡棹兴偏嘉。
鹤氅王恭适,狐裘晏子嗟。
槁颜今起粟,蓬鬓乍生华。
僵卧何堪稳,清酤尚可赊。
郢人歌寡和,梁苑赋新夸。
染翰冰凘满,淋漓字若麻。
《咏嘉平雪二十四韵》是明代诗人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通过描绘嘉平月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变幻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 诗句释义:
- 嘉平月既望:指的是农历的十二月初一或二,这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 霰雪日交加:描述了雪花与雨夹杂的情况,给人一种冷清而又宁静的感觉。
- 兆丰为地瑞:意指这种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好兆头,是对大地的一种祝福。
- 不染是天花:雪花纯净无暇,如同天上的花朵一般纯洁美丽。
- 入水看无别:水中的雪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 随风听有哗:风带动着雪花飘落的声音,如同乐音般悦耳动听。
- 践形怜倏变:雪花落地瞬间消融,体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 呈象惜俄差:雪花的形状虽然清晰可见,但变化迅速,让人不禁惋惜。
- 圭复能成璧:比喻雪花虽然渺小,但经过积累最终可以成为完美的宝玉。
- 瑜真莫掩瑕:真正的美不在于完美无缺,瑕疵也是美的组成部分。
- 暗添青鲤涨:暗指水面上漂浮的冰块融化后增加了水位。
- 明积白龙沙:形容积雪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芒,犹如一条白色的龙在地面上蜿蜒。
- 窒隙穿来细:细小的空隙里,雪花被吹进,形成细微的景象。
- 搏空引去斜:雪花在空中飞翔,轨迹弯曲,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 幻时瑶岛合:想象中的仙境或岛屿在雪中显得格外神秘。
- 迷处玉楼遐:雪景使远处的建筑物变得模糊不清,增添了一份梦幻的色彩。
- 谁种玲珑树:没有人刻意种植,却生长出了玲珑剔透的树木。
- 还开清净葩:比喻自然之美无需人为雕琢,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 飞英争堕盏:飞舞的花瓣如同争先恐后地落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舞絮漫随车:飘落的雪花如同轻盈的舞者,随着车辆移动。
- 寺失黄金布:寺庙中的金箔被积雪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峰留皓练遮:山峰顶部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衣,显得更加峻峭。
- 谢衣沾自好:穿着华丽的衣服的人在雪中行走,沾满了雪花。
- 剡棹兴偏嘉:剡溪边的小船在雪中行驶,显得尤为惬意。
- 鹤氅王恭适:鹤毛制成的氅衣适合王恭这样的人物穿着。
- 狐裘晏子嗟:狐狸毛皮制成的裘衣,适合晏子这样的学者穿着。
- 槁颜今起粟:面容憔悴的人看到雪景后,脸上泛起了红润的光泽。
- 蓬鬓乍生华:稀疏的白发突然变得浓密起来,仿佛重生了一样。
- 僵卧何堪稳:长时间卧床不起,无法安稳地度过这寒冷的冬日。
- 清酤尚可赊:尽管清酒尚可赊购,但寒冷的天气使人难以享受。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嘉平雪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 诗中多次使用“兆丰”和“不染”,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 艺术特色:
- 全诗采用五言排律的形式,每句八字,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诗人善于运用拟人化手法,将雪景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特征。
- 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雪花比作玉、珠等珍贵物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张元凯的《咏嘉平雪二十四韵》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