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
燕姫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
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
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
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
将无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
当筵但见春融融,无限玉树摇东风。
周郎欲顾曾无误,延年女弟徒称工。
新声能令旧声变,贯珠不断危如线。
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
画栋轻云夜不飞,凤凰肯逐箫声归。
但怜白雪知音少,岂是红妆绝代稀。
云鬟零乱歌才阕,东方欲明银烛灭。
淳于一石自沉酣,不使冠缨座中绝。

【注释】

听曲篇:诗的序言,题下注曰“歌行”。

绿窗窈窕通明月:绿窗指女子卧室窗户,窈窕是幽深的样子。

朱弦奏罢何疏越:朱弦,红色的琴弦。疏越,即《离骚》中的“疏”字,意为疏远、隔阂。

燕姬艳舞方具陈:燕姬,代指美女。艳舞,艳丽的舞蹈。

玲珑宛转绕翠屏:形容乐曲美妙,如同美人环绕屏风跳舞那样。

梁尘飒飒花冥冥:指乐曲声在室内回荡,好像花间飘落的花瓣。梁尘,屋梁上的灰尘。

师传翻使惊恊律:师传,这里指乐师。恊律,和谐的音律。

心妙直欲追秦青:意译为心中所想,竟有如古人秦青那样的高超技艺。

泠然振林木:形容琴声清脆悦耳,能使林木震动。

复闻馀响流空谷:余响,余音。空谷,指空旷的山谷。

将无哀乐动人心:将要没有哀伤和快乐触动人的心灵。

苏门之啸秦庭哭:苏门,即苏武门下。苏武被匈奴囚禁长达十九年,后归汉,其门下弟子苏李曾去拜见他。秦庭哭,指汉昭帝时,有人到朝廷上书请求以太牢祭拜苏武,武帝问群臣谁可替代,公卿都推让,只有李陵说:“苏武节义至死不屈,让我去祭祀他。”后来李陵投降匈奴,此事成为千古佳话。

周郎欲顾曾无误:周郎,指周瑜。误,差错。

延年女弟徒称工:延年,指王延年。女弟,指王昭君。徒称,只是称颂罢了。

新声能令旧声变:新声,新的曲子。新声能使旧曲产生变化。

贯珠不断危如线:贯珠,即古乐器弦乐器的一种。危如线,危险得像一根细丝。

偶觉凄清拂黛蛾:偶觉,偶然觉得。凄清,形容乐曲凄凉悲切。拂黛蛾,指弹奏者用手指轻轻拨弄额前的眉毛,这是弹奏时的一个动作。

时为掩抑看团扇:时,不时。掩抑,遮掩住。团扇比喻歌伎。时为掩抑看团扇,意思是不时掩住自己的脸,看歌伎表演歌舞。

画栋轻云夜不飞:画栋,精美的屋梁。轻云,轻飘的云彩。

凤凰肯逐箫声归:凤凰不会随着箫声飞走而回来。肯,愿意。

但怜白雪知音少:但怜,只可怜。白雪,指古代一种高雅的乐曲。知音少指真正懂得欣赏这种乐曲的人很少。

岂是红妆绝代稀:岂是,岂不是。红妆,指歌女的装束。绝代,无与伦比。

云鬟零乱歌才阕,东方欲明银烛灭:云鬟,即云髻。零乱,散乱。歌才阕,歌声刚完。东方欲明,太阳快要升起了。银烛灭,点燃的蜡烛即将熄灭了。

淳于一石自沉酣:淳于,指淳于髡。一石,指酒量很大的人。沉酣,沉浸在美酒之中。

不使冠缨座中绝:不使,不让。冠缨,帽子上的装饰物。座中,宴席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乐府歌辞体诗歌。诗人以歌者的口气来写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描绘听曲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美的热爱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特色。

开头四句描写听曲的环境与感受:绿窗幽深,朱弦奏完;燕姬起舞,郑女清歌;乐曲缭绕,梁尘飘飘;琴声激越,宛如金石相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了听曲的感受,突出了乐曲之美。“师传”两句写听曲的感受,突出了演奏者的技巧。最后六句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从“将无”到“复闻”,从“苏门”到“秦庭”,从“周郎”到“延年”,从“新声”到“贯珠”,从“偶觉”到“时为掩抑”,从“画栋”到“凤凰”,从“但怜”到“岂是”,从“云鬟”到“银烛”,从“东方欲明”到“银烛灭”,一一铺陈,把听曲的感受和体会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二句“岂是红妆绝代稀”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歌女的美貌,而且表现出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之情。

此诗以听曲为题材,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前八句描写听曲的环境与感受;后十六句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生动传神,充满情趣。

此诗以乐府歌行体写成,是一首抒情小赋。

首联写听曲的环境与感受。“绿窗窈窕通明月”五句写听曲的环境与感受——绿窗通月,朱弦奏罢,燕姬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

颔联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玲珑婉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梁尘飒飒花冥冥”,是形容乐曲美妙动人,使人心神恍惚,仿佛置身于花间树下,听鸟鸣虫吟;“玲珑婉转绕翠屏”则进一步渲染了乐曲的美妙动听。

颈联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心妙直欲追秦青”三句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听到优美的乐曲,心中不禁想到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秦青。

尾联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将无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这几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苏门之啸”“秦庭哭”都是古代有名的故事。“苏门之啸”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楚时,楚将庄辛劝谏说:“楚国地方辽阔土地肥沃,又有江河湖泊纵横交错,百姓生活安定富裕,国家实力非常雄厚。如果大王您继续坚持攻楚,恐怕最终会失败而回国。”白起不听劝告,结果果然大败而归。“秦庭哭”是西汉初年刘邦当亭长的时候,有一次刘邦喝醉了酒,躺在回家的大路上睡着了。吕后派人把他叫醒送回家,可是第二天刘邦却忘记了这件事并责备吕后派来的人说:“你为何如此晚还呢?”吕后又气又怕就哭着跑了回去。刘邦醒来发现吕后不见了便问左右的侍从:“我老婆到哪里去了?”这时刘邦才想起昨晚的事便勃然大怒:“我堂堂一个亭长竟被一个小姑娘欺骗得如此狼狈不堪!”于是刘邦下令将那些告密的侍从统统处死。从此刘邦对吕后更是恨之入骨了。

这首诗以乐府歌行体写成,采用比兴手法,借听乐来抒发情感。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听曲的感受与体会,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写自己听了乐曲的感受;二是写听别人弹琴的感受。后半部分主要是写自己听了乐曲的感受与体会。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苏门之啸”、“秦庭哭”等典故都是诗人引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