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情深一往,初夜扪云峰;
古色空山树,玄音暮海钟。
衣痕盛月淡,香迹踏花重。
渐觉浮生冗,何劳来去踪!

【注释】:

  1. “月夜重登普陀山”:夜晚再次登上普陀山。
  2. “孤情深一往”:我独自的情感深沉而专一,一直向远方。
  3. “扪云峰”:手摸到云中之峰。
  4. “古色空山树”:山上的树木颜色陈旧,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5. “玄音暮海钟”:傍晚时分,海边传来钟声。
  6. “衣痕盛月淡”:我的衣服上沾满了月光的痕迹。
  7. “香迹踏花重”:我踩着花香的痕迹行走在花间。
  8. “渐觉浮生冗”:逐渐感到人生繁杂、琐碎。
  9. “何劳来去踪”:何必劳烦自己的往来奔波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普陀山之行的记录和感受。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孤独感和深深的情感。第一句“月夜重登普陀山”,描绘了诗人在月夜里再次登上普陀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普陀山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二句“孤情深一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深沉的情感。诗人用“孤情深一往”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对普陀山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影响了诗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第三句“初夜扪云峰”,描绘了诗人在初夜时分攀登山峰的景象。这一部分通过描绘诗人攀登山峰的动作,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同时,诗人也在攀登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第四句“古色空山树”,描述了山上的树木颜色陈旧,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这一部分通过描绘山上的树木,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他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孤独无依。

第五句“玄音暮海钟”,描绘了傍晚时分,海边传来钟声的场景。这一部分通过对声音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和方向。

第六句“衣痕盛月淡”,描绘了诗人的衣服上沾满了月光的痕迹。这一部分通过描述衣物的痕迹,传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奈的感受。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他感到自己被遗忘和抛弃。

第七句“香迹踏花重”,描述了诗人踩着花香的痕迹行走在花间的场景。这一部分通过描述花香的痕迹,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希望,他感到自己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第八句“渐觉浮生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复杂多变,充满了繁琐和杂乱,没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感到疲惫和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状态。

第九句“何劳来去踪”: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认为没有必要过于关注自己的来去和足迹,应该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个人修养的高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