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莽争夸汉两龚,逋臣浩气正如虹。
何期士雅鞭先著,转觉宾王檄未工。
华表应归千载鹤,夜台谁避五花骢!
独怜江左风流尽,禾黍依然满故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与杨玄石侍御之间的友谊;后四句为第二段,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语言流畅平易,感情真挚深厚,是一首送别的佳作。

首联两句,写诗人与杨玄石侍御之间的友情。“避莽争夸汉两龚”,意思是在王莽篡汉之际,两人都以汉朝忠臣自居,互相夸耀。龚胜、龚舍是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儒,他们以耿直敢谏著称,曾先后被宦官杀害。“逋臣”即逃亡的臣子,这里指龚胜。诗人用典,既表明自己与龚胜有同病相怜之谊,又暗含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浩气正如虹”,意思是他的浩然正气像一道虹霓一样,直冲云天。这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了杨玄石侍御的高尚情操。“何期士雅鞭先著”,“先著”即先行,指先于他人作出表率。诗人说想不到杨玄石侍御率先垂范,做了许多令人钦佩的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颔联两句,进一步写两人的友情,并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华表应归千载鹤”,意思是华表应该回归到千年之前那只高洁的鹤身上去,因为这只鹤曾经栖息在华表上。“夜台谁避五花骢”,意思是夜晚的墓地,谁会躲避那匹奔跑得飞快的马呢?这两句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对友人处境的关心。

颈联两句,诗人用典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独怜江左风流尽”,“江左”泛指江东地区,即今江苏南部、安徽东部一带。这里指江南地区。诗人说只可怜我家乡的江南一带,才子风流已消失殆尽。“禾黍依然满故宫”,意思是禾黍已经长满了故都的宫院。这两句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美好回忆,又抒发了诗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感慨。

尾联两句,诗人由对友人的怀念转而抒写自己的感慨。诗人认为,只有那江南水乡的景色依旧,而那些亡国的故土却荒芜无人烟,满目凄凉,一片萧条。这是诗人从对友人的怀念中引发出的感伤之情。

【答案】

(一)
避莽争夸汉两龚
逋臣浩气正如虹
何期士雅鞭先著
转觉宾王檄未工
(二)
华表应归千载鹤
夜台谁避五花骢
独怜江左风流尽
禾黍依然满故宫
译文:
我在王莽篡权之际与你一起标榜自己是汉朝忠臣,如今你流亡在外,我们两个都是逃亡的臣子。你的气概如同彩虹一般高亢,而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率先作出表率,让我为你感到骄傲,而我却只能空怀壮志。华表应该回归到千年之前那只高洁的鹤身上去,夜晚的墓地,谁会躲避那匹奔跑得飞快的马呢?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与杨玄石侍御之间的友情。“避莽争夸汉两龚”,意思是在王莽篡汉之际,两人都以汉朝忠臣自居,互相夸耀。龚胜、龚舍是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儒,他们以耿直敢谏著称,曾先后被宦官杀害。“逋臣”即逃亡的臣子,这里指龚胜。诗人用典,既表明自己与龚胜有同病相怜之谊,又暗含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浩气正如虹”,意思是他的浩然正气像一道虹霓一样,直冲云天。这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了杨玄石侍御的高尚情操。“何期士雅鞭先著”,“先著”即先行,指先于他人作出表率。诗人说想不到杨玄石侍御率先垂范,做了许多令人钦佩的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颔联两句,进一步写两人的友情,并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华表应归千载鹤”,意思是华表应该回归到千年之前那只高洁的鹤身上去,因为这只鹤曾经栖息在华表上。“夜台谁避五花骢”,意思是夜晚的墓地,谁会躲避那匹奔跑得飞快的马呢?这两句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对友人处境的关心。
颈联两句,诗人用典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独怜江左风流尽”,“江左”泛指江东地区,即今江苏南部、安徽东部一带。这里指江南地区。诗人说只可怜我家乡的江南一带,才子风流已消失殆尽。“禾黍依然满故宫”,意思是禾黍已经长满了故都的宫院。这两句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美好回忆,又抒发了诗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感慨。
诗人由对友人的怀念转而抒写自己的感慨。诗人认为,只有那江南水乡的景色依旧,而那些亡国的故土却荒芜无人烟,满目凄凉,一片萧条。这是诗人从对友人的怀念中引发出的感伤之情。(注:作者原意:诗人因友人遭贬谪而伤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