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
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
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
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张鲵渊相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一生真是可以维系国家的安危(即保国),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垂死者),他仍然保持着汉官的威严。这里的“汉官”指的是汉朝的官吏,而“垂死”则表示张鲵渊已经病重到了极点。

接下来看第二句:“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魂魄能够返回黄土(黄垆)中,那么他的灵魂就会化为碧玉;如果他的容颜能够留在青史之中,那么他的名字就会成为千古流传的美名。这里用“黄垆”比喻坟墓,用“青史”比喻历史记载,用“还丹”比喻名留百世。

然后是第三、四句:“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这里的“金鉴”指的是古镜,古人常用镜子来照见自己的形象,因此用“金鉴”来形容张鲵渊的形象。“铁冠”则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里用来象征张鲵渊的高官地位。整句意思是说,人们会千秋万代地珍惜他留下的金镜,而他十年间担任高官也没有感到惭愧。

最后一句是:“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这里的“箕尾”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天帝在箕尾星之间巡游,所以这里用它来象征张鲵渊的归宿。整句意思是说,人们会知道你回到天庭(箕尾星),并且会在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下照耀(倍芒寒)。这里的“倍芒寒”形容太阳和月亮光芒强烈,照耀得更加寒冷。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张鲵渊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首句中的“垂死威仪尚汉官”展现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尊严和威严;次句中的“魂返黄垆应化碧”和“颜留青史即还丹”则分别描绘了他去世后灵魂得以安息,以及他的精神品质将永垂不朽。整首诗既表现了他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完美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