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万古似闻鼙,天际依然渡水犀。
涿鹿亦曾经再战,卢龙应复待三犁。
雕弓挽处驱玄武,锁甲擐来失白题。
兵气至今犹未洗,自惭无计慰云霓!
再入长江
江声万古似闻鼙,天际依然渡水犀。
涿鹿亦曾经再战,卢龙应复待三犁。
雕弓挽处驱玄武,锁甲擐来失白题。
兵气至今犹未洗,自惭无计慰云霓!
注释:
- 江声万古似闻鼙:形容长江的涛声仿佛可以听到古代的战争鼓声。
- 天际依然渡水犀:比喻长江如同一位英勇无畏的士兵,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渡过汹涌的河流。
- 涿鹿亦曾经再战:指在历史上,涿鹿之战是一场重要的战役,它的胜利为华夏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 卢龙应复待三犁:卢龙是北方的一个地名,用在这里暗示着战争即将来临,人们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 雕弓挽处驱玄武:用来形容战士们英勇善战,他们用手中的弓箭驱赶着凶猛的怪物(玄武)。
- 锁甲擐来失白题:穿戴盔甲的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因为他们已经身经百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 兵气至今犹未洗:形容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士兵们身上的杀气仍然浓烈。
- 自惭无计慰云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无法找到一种方法来安慰那些受到战争伤害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战争中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自然与战争的关系,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责任感和担当感,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