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闻赤伏启重离,一诏敷天并誓师。
万里鲸波趋锦缆,两山鳌柱拥金羁。
已呼苍兕临流蚤,未审玄骖下濑迟。
瓜步月明刁斗寂,行人犹指汉官仪。

《同定西侯登金山》,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随肃宗逃往灵武时所作。当时,杜甫与李邕、严武等好友一起,在灵武城北的青草湖畔,登上了一座小山。他们登上山顶后,便开始写诗。

这首诗的第一句“相闻赤伏启重离”,意思是听说赤伏日已经来临,开启重门。赤伏日是中国农历的一个节气,每年公历七月中旬或下旬出现一次,此时正值夏季,万物生长旺盛。而“重离”则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炎帝的名字,寓意着光明和希望。因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一诏敷天并誓师”,意思是皇帝的命令传遍天下,同时发誓要保卫家园。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态度,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担忧。

第三句“万里鲸波趋锦缆,两山鳌柱拥金羁”,意思是万里长江波浪滚滚,如同巨大的鱼龙一般;两座山峰像巨大的鳌鱼一样耸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已呼苍兕临流蚤,未审玄骖下濑迟”,意思是已经召唤苍兕来到河边,准备渡江;但还不知道玄骖能否顺利渡过急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担忧。

最后一句“瓜步月明刁斗寂,行人犹指汉官仪”,意思是瓜步山上月光照得明亮,但士兵们却听不到战鼓的声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场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