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芳草色还飞,有客乘槎欲赋归。
拂袖曾经罢醴未?
鸣桡偏为弄涛非。
苍茫越剑龙文暗,惨淡燕台骏价稀。
若到会稽应大笑,朱君那得老凫矶!
步韵别朱子成
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 如烟芳草色还飞,有客乘槎欲赋归。
- 注释:如同烟雾般飘渺的芳草,色彩依旧鲜艳如初,一位游客正乘着木筏准备离去,想要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 赏析:诗篇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如烟芳草的画面,生动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紧接着,“有客乘槎欲赋归”一句,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即将离别的情感漩涡之中,引人深思。
- 拂袖曾经罢醴未?
- 注释:诗人挥袖离去,仿佛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品尝过的美酒。
- 赏析:此句通过“拂袖”这一动作,传达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省略手法,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含蓄、深刻。
- 鸣桡偏为弄涛非。
- 注释:随着船桨的声音,波浪拍打岸边,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 赏析:诗人以“鸣桡”形象地描绘了船只行驶的声音,同时借“弄涛”一词,赋予江涛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 苍茫越剑龙文暗,惨淡燕台骏价稀。
- 注释:越国的宝剑因年代久远而变得黯淡无光,燕台的骏马因其稀少而显得珍贵异常。
- 赏析:此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生动地勾勒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越剑的苍茫与燕台的惨淡,分别象征着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而骏马的珍贵则凸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 若到会稽应大笑,朱君那得老凫矶!
- 注释:倘若有一天能够到达会稽,我一定会大笑一番。朱君啊,你怎能一直居住在那个简陋的老凫矶上呢?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与期待。他希望朋友能够摆脱困境,实现心中的愿景。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抒情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张煌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