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玄阴冱未开,萧条景物总堪哀!
龙蛇蛰后天方屈,草本凋残地亦灾。
秃节谁留苏武窖,名流几上李陵台?
宾鸿独解朝宗义,依旧随阳渡海来。

【注释】

冬怀八首

故国玄阴冱未开,萧条景物总堪哀!

龙蛇蛰后天方屈,草本凋残地亦灾。

秃节谁留苏武窖,名流几上李陵台?

宾鸿独解朝宗义,依旧随阳渡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边塞荒凉、人事凋零的诗。全篇以景起,以情结。

“故国玄阴冱未开”,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由眼前之景而引发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是因眼前的景色勾起了他心中的回忆。

“萧条景物总堪哀”,诗人由对故国的思念转而写到眼前的景物。这里的“萧条”一词是形容诗人所见之景的。

“龙蛇蛰天后方屈,草本凋残地亦灾”,诗人又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更深远的意义。这两句诗中的龙蛇与草本是古人常借指国家兴亡的。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国家兴亡与眼前萧条景物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秃节谁留苏武窖,名流几上李陵台?”诗人接着又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了历史上的名人。这两句诗中的苏武和李陵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两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宾鸿独解朝宗义,依旧随阳渡海来。”最后一句诗人又从历史的典故中想到了现实的生活。这句诗中的“宾鸿”是指信鸽之类的鸟儿。它们常常飞往远方寻找食物,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它们却依然坚持着飞翔的信念。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译文】

故国的玄阴还未曾解冻,一片萧条的景象令人感到悲伤。

龙蛇潜伏于地下等待时机,草木枯落大地受难。

苏武的灵骨留在山洞之中,李白的诗句陈列在书桌之上。

鸿雁独自懂得回归故乡的意义,仍能随阳渡过大海来到北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