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洱海拱行畿,玉辂遥巡正式微。
薏苡林间屯组练,桄榔花底度旌旗。
中朝梦远难归节,大泽寒深少赐衣。
矫首岭头春信好,南枝争似北枝稀。

《冬怀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八首。这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天。当时诗人在夔州,因受权臣所忌,不得重用,遂作此诗寄情于景、寓兴于言,抒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滇池洱海拱行畿,玉辂遥巡正式微。
    滇池和洱海环绕京城,皇帝出行时乘坐的玉制车辆缓缓行走。
    注释:滇池和洱海是云南的两大湖泊,这里指代当时的京城所在。“行”字表明皇帝在巡视。“玉辂”指帝王的车驾,这里指的是天子出行的御驾。“遥”表示遥远。“微”意为微小、轻缓。
    赏析:此句描绘了皇帝巡视边疆的场景,表达了皇帝对边疆的重视和对军队的关注。

  2. 薏苡林间屯组练,桄榔花底度旌旗。
    薏苡树林中驻扎着训练的士兵,桄榔树下飘扬着军旗。
    注释:薏苡,即薏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屯”是指驻扎、驻守的意思。“组练”是指士兵进行军事训练。“桄榔花”是一种热带植物,常用来比喻南方。
    赏析:此句描绘了军队在边疆的训练场景,体现了军队的军事训练情况。

  3. 中朝梦远难归节,大泽寒深少赐衣。
    心中向往朝廷的繁华,却难以回到家乡;在大泽的寒冷深处,很少得到朝廷的赏赐。
    注释:中朝,指朝廷或国家。“梦远”是指渴望回归朝廷,但无法实现。“少赐衣”意味着得到的赏赐很少。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的渴望和失望,以及他在边疆的艰苦生活。

  4. 矫首岭头春信好,南枝争似北枝稀。
    抬头望着岭上春天的到来,南边的花朵似乎比北边的更美丽。
    注释:矫首岭头,形容抬头望向远处的景象。“信好”是指春天的气息美好,充满希望。“南枝”和“北枝”都是用来比喻事物的两个方面。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比南边的花朵和北边的花朵,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5. 雪拥山城暮雨晴,江流天地外,月到人生长。
    雪花堆积在山城中,黄昏时分雨过天晴,江水流淌在天地之间,明月照耀着人生的长河。
    注释:雪拥山城,形容雪花覆盖了整个山城的景象。“暮雨晴”表示天气变化。“江流天地外”意味着江水流淌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月到人生长”意味着月亮照耀着人们的成长过程。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城中度过的一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6. 风尘一别两茫茫,望断天涯路。
    风尘之中,我们彼此分离,相隔遥远而迷茫。
    注释:风尘,指战争或奔波的尘土。“一别”表示离别。“两茫茫”形容彼此之间的迷茫和无助。“天涯路”意味着遥远的道路。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7. 云埋雁迹绝经年,魂飞神荡荡。
    云层遮住了雁群的踪迹,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我的灵魂在飞翔中游荡。
    注释:云埋雁迹,形容雁群消失在云层中的景象。“绝经年”表示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魂飞神荡荡”意味着灵魂在飞翔中游荡。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联系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通过描绘失去联系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8.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时回?
    古老的小路西风吹动瘦弱的马儿,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再见到你归来?
    注释:古道,指的是古老而漫长的道路。“西风”表示秋风。“瘦马”形容马儿消瘦疲惫。“几时回”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见到对方。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道路上度过的时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