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春事又今年,岛树江蓠最可怜!
悲至泪因孤燕下,闲来魂在杜鹃前。
雄图谁复能窥足,雌节何如且息肩!
记得古人曾化杖,邓林孤影亦参天。

【注释】

  1. 春暮:春天的末梢。
  2. 怅然:伤感、失望的心情。
  3. 萧条:冷落。
  4. 岛树江蓠:岛上的树木和江边的蘼蓠。
  5. 孤燕:孤独的燕子。
  6. 闲来:闲暇无事的时候。
  7. 雄图:伟大的抱负或理想。
  8. 窥足:满足。
  9. 雌节:指女性,这里指妇人的节操。
  10. 化杖:拄着拐杖行走。
  11. 邓林:传说中的神木,也指松树,因西汉文帝时曾到邓林庙祈求长寿,后人遂以邓林称松树。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我不禁感到惆怅。
    萧条的景色又到了一年,岛上的树木和江边的蘼蓠最令人伤心。
    悲伤之情涌上心头泪水就流下,独自飞过的孤燕让人思念不已;闲下来的时候思绪飘向远方,魂灵在杜鹃啼鸣的地方徘徊。
    谁人能实现伟大的抱负?谁能像女性般保持自己的节操?
    记得古人曾经用拄杖行走,邓林的神木也参天而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开头二句点明时间与季节——春暮(晚春)。“萧条”二字,渲染了景物的荒凉冷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物写到人——“岛树江蓠最可怜”,这一句中的“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这荒岛野草的无限怜爱,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感伤。
    中间四句写自己独处时的感慨。首句“悲至泪因孤燕下”中,“悲”字统领全篇,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景物所产生的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孤燕”一词,不仅写出了燕的孤独无依,更暗示出诗人自己身世的凄凉。“闲来魂在杜鹃前”一句中,“魂”字更是突出了作者对孤独的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怀念的情感。“闲来”、“魂在”两词,既表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无聊,更表现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追忆。
    后六句是全诗的感情高潮。“雄图谁复能窥足,雌节何如且息肩!”这句诗中包含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反思和自我安慰。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只有放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里的“雌节”,是指女性,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即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生活。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记得古人曾化杖,邓林孤影亦参天。”这句诗中,诗人再次引用了“邓林”这一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的“化杖”,是指拄杖行走,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代表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一种态度。而“邓林孤影亦参天”,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诗歌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