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林宛转尽针毡,便拟寒灰岂易然!
空有沈湘魂黯黯,幸无入洛影翩翩。
鸾刀欲下何须挽,雁帛当前不用传。
惆怅寸阴真是岁,小楼争禁坐三年。

甲辰九月感怀

棘林宛转尽针毡,便拟寒灰岂易然!空有沈湘魂黯黯,幸无入洛影翩翩。

鸾刀欲下何须挽,雁帛当前不用传。惆怅寸阴真是岁,小楼争禁坐三年。

注释与分析

1. 棘林宛转尽针毡,便拟寒灰岂易然!

  • 棘林:这里可能指的是荆棘丛生的环境,象征着艰难和困苦。
  • 宛转:曲折环绕的样子,暗示着环境的复杂性。
  • 尽针毡:形容环境之恶劣,像被针扎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困境的严重程度。
  • 便拟寒灰:比喻自己如同冷灰一般,难以燃烧或有所作为。
  • 岂易然:表示困难之大,难以改变或克服。

2. 空有沈湘魂黯黯,幸无入洛影翩翩。

  • 沈湘:传说中的湘妃,此处可能借指因离别而感到悲伤的人物。
  • 魂黯黯:形容心情极为沉痛,魂魄都显得黯淡无光。
  • 幸无入洛影翩翩:庆幸没有像古人那样陷入思乡或忧愁的阴影。
  • 入洛影翩:指陷入思乡或忧愁的阴影之中,无法自拔。

3. 鸾刀欲下何须挽,雁帛当前不用传。

  • 鸾刀:古代的一种刀具,象征决断和力量。
  • 欲下:表示想要采取行动或决定。
  • :这里是阻止的意思。
  • 不必传:不需要通过传递信息来传达决心或行动。
  • :传播、传递。

4. 惆怅寸阴真是岁,小楼争禁坐三年。

  • 惆怅:感到不快或失望。
  • 寸阴:极言时间的短暂。
  • 真是岁:实际上是指时间在不断流逝,感叹岁月的无情。
  • 小楼争禁坐三年:因为时光飞逝,故人离去,只能争抢在小楼上多停留些时光,仿佛能抓住过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诗中用“棘林”喻示艰难险阻,用“寒灰”象征无力回天,用“沈湘”和“入洛影翩”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别绪。然而,尽管环境凶险且充满挑战,诗人却展现出一种不屈的意志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之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要积极面对,珍惜每一刻时光。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感人至深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