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申大夫,哭秦卒复郢;
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亦有张长史,唐室赖藩屏;
当其语江中,筹画先井井。
古人秉忠贞,谋国无徼幸。
操此左券言,勋名终彪炳。
如何逋播臣,智勇不得骋?
废兴宁有运,吾欲讼青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写申包胥哭秦复郢的故事,赞颂了张九龄的政绩和才干,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昌盛,个人得以重用的思想感情。

“我怀申大夫,哭秦卒复郢”,此句中“怀”字点出诗人的主旨。申包胥因秦国攻打楚国而哭泣,感动天降神兵,使秦军溃败,楚军收复失地。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叹国事艰难,自己有志难伸。“人定能胜天”一句,诗人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怕困难,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亦”是“也”,表肯定语气,意思是说:也有张九龄这样的贤臣辅佐,唐朝能够得救。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宰相,以政治清明、善于纳谏而著称于世。他任相期间,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为唐朝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诗人对张九龄十分崇敬,这里说他辅助唐室就像张公一样。“当其语江中,筹画先井井”。这两句是说张九龄在江西抚州任职的时候,治理水患,兴修水利,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井井”形容井然有序。

“古人秉忠贞,谋国无徼幸”一句中“操此左券言”中的“操此左券”,意为拿着这些凭证,表示诚信;“操左券”的意思是说有凭借。“操左券言”即有凭有据。这句是说古代那些忠诚正直的人,他们为国家谋划时,没有侥幸的心理。“古人秉忠贞,谋国无徼幸。”这句话是说古代的忠臣们,他们做事都是出于公心,不谋取私利。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来赞扬张九龄的为人和作为。张九龄是唐代名相,他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关心民生。他的政绩卓著,深得民心,被后人尊称为“张公”。

“如何逋播臣,智勇不得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想报效国家,却像逃亡在外的人一样不能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逋播臣”指的是流落四方的士人。“逋”字的意思是指流亡在外。“播臣”是指贬谪在外的大臣。诗人在这里自喻自己,表达自己想要报效国家但受到排挤、无法施展的无奈。“废兴宁有运”,这里的“废兴”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宁有运”,意思是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上天手中。“吾欲讼青冥”,这里的“讼”是诉讼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希望可以向天地控诉我的冤屈。“青冥”指天空,这里暗指朝廷。这句表明诗人想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名誉。

“古人秉忠贞,谋国无徼幸”意思是说古代的那些人,他们一心一意地忠诚于国家,没有谋求任何私利。这句诗赞扬了张九龄的品德和才能。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勤于政事,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他在朝中敢于直言进谏,反对奢靡浪费;在地方上关心民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济;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选拔人才,提拔德才兼备之士。他的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因此,诗人对张九龄的人品和才干表示敬佩。

【答案】

《怀古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半部分写诗人怀古思今,感伤时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后半部分歌颂张九龄的政绩和才干以及诗人对其的仰慕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郁顿挫,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