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本依龙翔,风亦附虎烈。
古来王佐才,往往待圣哲。
白水产真人,乃能显高密。
先生自枭雄,隆中愿荡涤。
卓哉一臣靡,赤手挽禹历。
浇浞既迭生,鄩灌且并灭。
君方娠有仍,臣也奔有鬲;
国亡四十年,兴灭复继绝。
祀夏伊谁功,万古冠臣节!
第一句
“云本依龙翔”,这里的“云”可以理解为天空的云朵,而“龙”则是指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高。龙是祥瑞之兆,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力量。这句话意味着天空中的云朵原本就与龙相依,象征着国家的威严和稳定。
第二句
“风亦附虎烈”,这里的“风”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力量,而“虎”则代表着勇猛和决断。这句话表示风也是依附于强大的老虎,象征着国家的力量和决断力。
第三句
“古来王佐才,往往待圣哲。”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那些能够辅佐帝王成为明君的贤臣,往往是在圣人的领导下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句话强调了领导和智慧的重要性。
第四句
“白水产真人,乃能显高密。”这里的“白水”可以指代一种清澈的水,而“真人”是指真正的智者。这句话表达的是,只有那些具有高深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地显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句
“先生自枭雄,隆中愿荡涤。”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孔明)曾经自比为雄鹰,希望能够像刘备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和改变。
第六句
“卓哉一臣靡,赤手挽禹历。”这里的“卓哉”表示赞叹,而“一臣”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物(可能是诸葛亮)非常了不起,他赤手空拳地拯救了整个国家的历史。这句话赞扬了诸葛亮的英勇和智慧。
第七句
“浇浞既迭生,鄩灌且并灭。”这里的“浇”和“鄩”都是历史上的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山东、河南一带。这句话表达了两个地方的衰落和灭亡。
第八句
“君方娠有仍,臣也奔有鬲;国亡四十年,兴灭复继绝。”这里的“君”和“臣”都是古代对君主和臣子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君主正在孕育新的希望,而臣子们也在奋力前行,为国家的复兴而奋斗。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最后一句
“祀夏伊谁功,万古冠臣节!”这里的“祀夏”是指祭祀夏朝,而“万古冠臣节”意味着这种功绩和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世人们的榜样。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贡献和传承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