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
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
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
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先答出该首诗的作者、朝代,然后概括出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注意一定要结合全诗作答。
“夜泊仪真次早发舟宿扬州”:夜晚停船在仪真,第二天早晨就启航,宿在扬州。
“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风解开了仪真缆,江上天色已到拂晓时分。
“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黄莺唱着夏日的歌调,花雨中带着春天的凉意。
“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景物随着人的兴致而变得美好,我的诗思也随着酒力而变得舒畅;
“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扬州的天空没有黑夜,灯光璀璨如同鳌山。
此句为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感受。“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诗是写景,但细加品味,却不难发现这是诗人观景之后产生的感慨。
“灯如昼,月如钩。”诗人登上高楼,俯瞰整个扬州城,万家灯火,灿烂夺目,犹如白天;月亮也像弯钩一样挂在空中。
“人间宝镜离台上,天上奎星拱北辰。”这里用“宝镜”、“奎星”等物象来比喻扬州城的美景,把扬州城的美丽景色比作人间的宝镜和天上的奎星。
“玉树琼枝烂漫时,锦城丝管日新声。太平天子朝万国,四海无家觅一个人。”这里用“玉树琼枝”、“锦城丝管”来比喻扬州的繁华景象;用“太平天子”等来歌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的历史功绩。
“四时风日好,百蛮归命王。”意思是说:一年四季风和日丽,百越各族人民纷纷归顺隋王朝。
【答案】
夜泊仪真次早发舟宿扬州
①风解开了仪真缆,江上天色已到拂晓时分。
②黄莺唱着夏日的歌调,花雨中带着春天的凉意。
③景物随着人的兴致而变得美好,我的诗思也随着酒力而变得舒畅;
④扬州的天空没有黑夜,灯光璀璨如同鳌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扬州时所作。诗一开始点明地点、时间、事件。次第描写了夜间泊船、清晨出发、宿于江边的仪真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第二句描绘了扬州美丽的夜景。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喜爱之情。第四句以景写情,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第五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喜悦心情。第六句由景及人,表现了当时隋朝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动乱,暗含了诗人对隋朝灭亡的担忧。第七句以乐景衬哀情,写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豪迈心情。第八句将视线转向远方,赞美了扬州的繁荣景象。第九句以史实表明隋朝的强盛。第十句表达了隋文帝开凿大运河的伟大功绩。第十一句赞扬扬州的美丽风光。第十二句表达了作者对隋炀帝统治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