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参商梦,天涯又一秋。
连年人怨别,屈指自知羞。
闻笛愁欹枕,看花懒下楼。
瞳瞳方寸月,终夜叶冈头。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王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和三年(829)登进士第,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职,因与宦官刘季述有矛盾,被贬为陕州士曹参军,后迁任秘书郎、司勋员外郎。他的《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诗一卷,今存诗三百六十多首。此诗是王建在长安南郊时所作的一首感伤诗。“两地参商梦”,用“参商”喻指自己和妻子两地分离,不能相见,又暗用牛郎织女故事,表示两人虽天各一方,却如影随形,永无离散之意。“天涯又一秋,连年人怨别,屈指自知羞”,这四句写夫妻离别之久,相思之苦,怨别之深。诗人从“又一秋”起笔,由眼前景物触发对往事的回忆,又由“怨别”而想到自己“自知羞”,即羞于久居异地。这里,诗人运用了虚写、实写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他与妻子离别之久,相思之苦,怨别之深。第三联“闻笛愁欹枕,看花懒下楼”,承上启下,由景生情。诗人听到笛声,便联想到故乡的笛声,不禁愁绪难抑,于是倚枕沉思;看到盛开的花朵,更勾起思归之情,于是懒洋洋地不愿下楼赏花。“闻笛”“看花”两个细节,既写出了环境气氛,又表现了思念妻子的情态,渲染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第四联“瞳瞳方寸月,终夜叶冈头”,写月照在诗人的心头,久久不散,直到天明。这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以月光比喻妻子的容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答案】

两地参商梦,天涯又一秋。

连年人怨别,屈指自知羞。

闻笛愁欹枕,看花懒下楼。

终夜叶冈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