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
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
谁能振衣登昆仑,穷荒绝漠来招魂。
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

淮安见黄河白骨

注释:在淮安看见黄河边有许多白骨。

译文:在开封看到黄河岸边有许多白骨。

赏析:诗人以“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开篇,表达了对世事的深深感叹。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黄河边的景象,通过观察,诗人发现了许多白骨。这种景象让诗人深感震惊和悲痛。

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mò)

注释:黄河边有许多白骨,不知道是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死了。

译文:黄河边有许多白骨,不知道是谁因为什么原因去世了。

赏析:诗人通过对黄河边的描绘,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悲伤之情。他看到的这些白骨,让他不禁想起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以及他们可能遭遇的痛苦和不幸。这种悲痛之情让人难以言喻。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bó)

注释:悲伤的风吹着悲伤的雨,使天地显得空旷而寂寞,渺茫中似乎能听到那飘荡的孤魂在呼唤。

译文:悲伤的风吹着悲伤的雨,使天地显得空旷而寂寞,渺茫中似乎能听到那飘荡的孤魂在呼唤。

赏析:诗中的“悲风悲雨震寥廓”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天地苍茫的景象。而“杳杳孤魂何处泊”则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谁能振衣登昆仑,穷荒绝漠来招魂

注释:谁能振衣高登昆仑山,跋涉穷荒绝漠去招魂?

译文:谁能抖擞精神,登上昆仑山呢?我要去跋涉穷尽荒原、穿越沙漠,寻找你的魂魄。

赏析: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他想要知道是否有人能够找到死者的魂魄并带回来。这个疑问既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

注释:我仰望天空再借春台的烛光,照亮这个枯朽的骷髅再生肉。

译文:我抬头仰望夜空再借用春台的烛光,照亮这个枯朽的骷髅再生肉。

赏析:最后一句“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深切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敬畏。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想象力,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深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