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
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
秋日示儿曹
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
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
注释:
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
- 曾:曾经。墨向染丝悲:用墨水在丝绸上描绘出悲伤的丝线。谁笑悲丝是老痴:有谁会嘲笑这悲伤的丝线是老年人的愚蠢之举呢?
- 圣域:神圣的境界。奋然:奋发的样子。容易到:很容易达到。路头:前方的道路。差却:相差。便难期:很难预料。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 梦中讲梦:梦中谈论自己的梦境。真成梦:真的成为了梦境。非处求非盖补非:不是从某个地方寻求,也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
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
- 丰蔀决开:丰衣足食的生活被打破。天日晓:天空变得明亮。羹墙:比喻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亲切:亲近。见尧眉:看到尧帝的眉毛。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诗,诗人以墨染丝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意。
首句“曾闻墨向染丝悲”采用了反问的语气,暗示了墨染丝的悲哀并非仅仅来自于物质的匮乏,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接着,“谁笑悲丝是老痴”又进一步展开,将墨染丝的悲哀与人生的衰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则转向了历史的评价。诗人认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往往因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弱点的深刻认识。
颈联“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则转向了个人的感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禅宗的思想,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梦,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应该过于执着。这种思想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认同。
尾联“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相信,只要人们能够放下私欲,就能够看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他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历史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祝愿。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使其成为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