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冈头欲振衣,登高遗训自乎卑。
仰观碧落思经纬,俯瞰沧溟戒沼池。
径路多歧须决择,尼丘高耸可瞻依。
一中不易贞恒体,造化从分此不遗。

【注释】

千仞冈头:千丈高的山岗。欲振衣:想要抖落衣襟,指准备抖衣升天的样子。遗训自乎卑:指老子《道德经》里说的“居上位者应谦虚”的观点。碧落:天空。经纬:纵横交错。沧溟:大海。沼池:池塘。径路多歧:道路岔路很多。决择:选择。尼丘:泰山的南面小山,因孔子曾到过而得名。贞恒体:坚持恒定不变的原则。造化:自然。此不遗:不要丢失。

【赏析】

《立峰》:在泰山之南,有一座名叫“南天门”的古观门,是登泰山必经之路。作者登上泰山,看到南天门时,想到老子的话“居上位者应谦虚”,不禁感慨万分。

首句“千仞冈头欲振衣”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千仞”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山的高度。诗人站在泰山之巅,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峰,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他想到老子的教诲:“居上位者应谦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这千仞冈头上,感到自己要抖落衣襟才能上去,所以想振衣升天。这是诗人对老子“谦尊而光,卑而不失其尊”的思想的一种发挥。

第二句“登高遗训自乎卑”承上启下,意思是说,登上高峰后,就忘掉了平时所受的教导。这里,“遗训”指的是老子的教诲。诗人登上泰山,看到周围群山环抱,不禁想起老子“谦尊而光,卑而不失其尊”,认为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得到尊重。

第三句“仰观碧落思经纬”是说,仰望高空,看到纵横交错的星辰。这里,“碧落”指的是天空。诗人仰望繁星点点的天空,想到人生就像这些星星一样,各有各的位置,不能随便乱动。这里,诗人以天地为喻,说明人生应该有目标和追求,不可随意改变方向。

第四句“俯瞰沧溟戒沼池”是说,俯视大地,看到一片汪洋。这里,“沧溟”指的是大海。诗人低头向下看,发现大地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这里,诗人以大海为喻,说明人生要有宽广的视野,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第五句“径路多歧须决择”,意思是说,在人生的路途上,有许多岔路,需要做出选择。这里,诗人用“道”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选择。这里,诗人以“道”为喻,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复杂多变,但是只有通过正确的选择,才能走向成功。

第六句“尼丘高耸可瞻依”,意思是说,尼丘山高耸入云,可以作为依靠的对象。这里,“尼丘”指的是泰山的南面小山。诗人抬头向上看,发现尼丘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那里。这里,诗人以“尼丘”为喻,表示希望人们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地追求成功。

最后一句“一中不易贞恒体”,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保持恒定不变的原则。这里,“一中”指的是人的本性。诗人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应该保持恒定不变的原则,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整首诗通过诗人登山的过程,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理想以及做人原则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他也提醒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善于选择,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走向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