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四邻□,蛩声孤馆幽。
人闲知永夜,月白见高秋。
风露惊华发,关河忆壮游。
吾年已如此,素志祗堪羞。
【解析】
此诗为边塞感怀之作。诗人借秋日景色,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
“烟火四邻□”,点明题旨:在边关,四周都是烽火。“□”字,当读作“烽”,即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也是边关战争的象征。
“蛩声孤馆幽”,“蛩”指蟋蟀,“幽”是凄清、寂寞的意思。这里以蟋蟀的叫声来渲染孤馆的凄寂氛围。“人闲知永夜”,“人闲”,是指作者因被贬而赋闲在家。这两句写诗人因被贬而赋闲在家,但内心并不空虚,而是知道这是一个长夜漫漫的永夜。这一句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慨。
“月白见高秋”,“白”字,是皎洁的意思。这一句写月亮在黑夜里显得格外明亮,照亮了高高的秋天。“高秋”指的是深秋时节。
“风露惊华发”,“风露”指秋风和露水。这一句写风露袭来,使鬓发变得稀疏了。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写出了边关的艰苦和孤独的生活。
尾联二句:“关河忆壮游”,“关河”指代边关。这两句说,我年已老迈,只能回忆过去那壮烈的边关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夜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也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沉郁;语言朴素自然,不加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