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 载经: 指携带经书。
- 东去路迢迢: 形容道路遥远难行。
- 宁亲: 指为了亲情而做某事。
- 到石桥: 因为要探望亲人,所以选择在石桥停留。
-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 江上中斋: 在江南地区,中斋是指寺庙或修行之所。
- 寻午墅: 寻找中午休息的地方。
- 沙边夜梵: 指夜晚的法事活动。
- 杂寒潮: 形容天气寒冷,与法事同时进行,显得更加肃穆和庄重。
-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 宰官问法: 指官府官员询问佛法。
- 留三宿: 停留三天。
- 慈母焚香制七条: 描述母亲为了给僧人祈福而烧香祈祷,制作了七条祈福的文书。
-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 岁晚: 指年末或年底。
- 定知: 确定知道。
- 归本寺: 回到原来的寺庙。
- 待予: 等待我。
- 听雪坐终宵: 在雪夜中静坐,等待一个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因为亲情的原因,前往远方的天台省亲。途中,他经过了石桥,并在江上寻找了一个中斋作为休息的地方。夜晚,他在沙边进行了法事活动,并受到了慈母的祈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僧人未来的祝愿,希望他能回到本寺,等待他在雪夜中的静坐。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展现了人性中的亲情、修行和对佛法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