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萧条寝复兴,经声遥出最高层。
客愁无伴依童子,禅学多难忆古僧。
阶下鸣蛩沿定石,竹间栖鸽避悬灯。
远游亦有幽栖志,拟绝尘缘老未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寺院夜景图:

  1. 第一句:「山馆萧条寝复兴,经声遥出最高层。」
  • 注释:山间的寺院显得寂静而萧条,但深夜中,钟声从最高的阁楼里飘出。
  • 赏析:此句通过“山馆”与“经声”的对比,突出了寺院在夜深人静时的幽静氛围。同时,“经声远出最高层”不仅描述了声音传播的范围,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1. 第二句:「客愁无伴依童子,禅学多难忆古僧。」
  • 注释:客人因没有同伴,只能依靠小童子,而禅学的学问又觉得难以捉摸古代高僧的真实面目。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他乡感到孤独无助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古僧和童子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向往。
  1. 第三句:「阶下鸣蛩沿定石,竹间栖鸽避悬灯。」
  • 注释:台阶下的蟋蟀沿着固定的石头来回移动,竹林间的鸽子为了躲避悬挂的灯光而躲藏起来。
  • 赏析: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小细节,展现了寺院中的静谧生活和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蟋蟀和鸽子的行为,都暗示了环境的和谐与宁静,进一步衬托了诗歌的主题。
  1. 第四句:「远游亦有幽栖志,拟绝尘缘老未能。」
  • 注释:尽管我向往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但我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矛盾与挣扎的诗篇。一方面,诗人有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这种矛盾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平静的僧人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