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
虎眠应守榖,莺过每衔花。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
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 “杏隐”:指的是杏树的花。
- “绛萼竞春华”:绛红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
- “丹光照似霞”:红色的光芒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 “虎眠应守榖”:像老虎一样守护谷物。
- “莺过每衔花”:黄莺飞过时,常常带着花瓣。
- “望处疑仙岛”:远远望去,好像仙境一般。
- “移来是病家”:从别处移栽到这里,可能因为生病的原因。
- “写方看子坠”:写药方时观察种子落下的情况。
- “曝药避阴遮”:将药物晒干后避免阳光直射。
- “山客留仁种”:山上的人留下种子。
- “贫人寄劵赊”:贫穷的人赊账购买种子。
- “茂陵那解此”:对于茂盛的陵墓来说,这些种子又有何用呢?
译文
绛红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春天的色彩。
红色的光芒如晚霞般绚丽,照耀着大地。
老虎一样守护着粮食,保护着我们的收获。
黄莺飞过时,常常带着花瓣。
远处望去,好像仙境一般美丽。
从别的地方移到这里,可能是为了治病。
写药方时观察种子掉落,以指导后续种植。
将药物晒干后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变质。
山上的人留下种子,让后人继续传承。
贫穷的人赊账购买种子,希望有好收成。
对于茂盛的陵墓来说,这些种子又有何用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的美丽和生命力。杏花不仅颜色鲜艳,而且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诗中的“杏隐”寓意了杏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美好和谐。
诗中还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例如,“虎眠应守榖”比喻了人们需要保护粮食,“莺过每衔花”则描绘了鸟儿的欢快场景。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药材的种植和晾晒方法,反映了古代农业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茂陵那解此”,可能是诗人感慨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状况,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