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烟远轻素,斜日在高峰。
但闻猿鸟响,更无尘土踪。
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

【题解】

此诗为《题云山图》八首之一,题注云:“余常爱张僧繇画山水松石,其奇峭处或一笔而成,故结句尤工。今于吴中见此卷,乃大似孙太古,真得其神者也。”诗为写画,但诗人的笔触更胜一筹。全诗八句,前四句描景,后四句咏怀。

【注释】

寒烟:淡淡的烟雾。轻素:清淡。

高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猿鸟:山中野兽和飞禽,这里指山中的动物。

暝投寺:日落时来到寺庙。

迢递:远貌。

清钟:寺院内发出的钟声。

【译文】

远远望去那淡淡的烟雾,笼罩着一座座青山。夕阳渐渐西沉在山峰之巅。

只听到山里的鸟儿在欢叫,却没有看到一点尘土的痕迹。

山里的和尚在黄昏的时候来到庙里,远远传来了寺院里响起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四句是写画面,后四句是写诗人的感受。从画面上来说,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幅“寒烟”与“斜阳”相结合的图画,而这种画面正是“高峰”之上的景色。所以诗人在开头两句中就点出了“寒烟”、“高峰”、“斜阳”三要素,构成了一幅高山流水、云雾缭绕的图画。

第三句“但闻猿鸟响”,诗人由静观转向动观。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的心理活动。他仿佛听到了山间的猿啼和鸟鸣,感到心旷神怡。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山中有无尘埃的踪迹。第四句“更无人迹踪”,又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画面之外,进一步渲染了这幅画面的幽静、清雅。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他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并不觉得孤寂,反而觉得十分快乐和舒畅。这是因为他能够看到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并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以写画为主,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对画面的描写和对诗人自身感受的描述,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艺术魅力。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